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4日讯(通讯员林雅琴何涛)“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魏晋诗人陶渊明笔下一派山明水秀的农村风光,而在现代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乡村发展相继出现滞后的现象。
7月13日,在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刘祚祥教授的带领下,“汨罗市神鼎山镇乡村振兴与产业规划”研究生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对神鼎山镇村民收支结构、村支部建设问题、农业机械化程度、集体经济、当地的土地流转定价以及村镇的产业结构现状等重点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本次调研团队从神鼎山镇现有的29个建制村,抽查10个村共一千户进行入户调研。
(长沙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汨罗市神鼎山镇乡村振兴与产业规划”研究生团队)
调研前期,团队深度对话村干部,通过走访、个别交流、集体座谈等形式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当实践团入户调查时,在和农户亲切交谈的过程中,农户会结合自身经历就农业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独到见解。调研发现,随着农业收入下降,绝大多数农户成为兼业农户,农业经济组织也因此不断创新,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不断深化,另一方面是农户兼业化更加普遍。同时,在汨罗市神鼎山镇农户收入结构中,农业收入不足5%,这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
7月18日,团队成员对白水镇西长村进行了一天的调研学习,感受到了该村在*府主导、村支两委引导下,村民参加建设的新型美丽农村所显现的新氛围。在参观了当地的一些龙头企业后,实践团也领悟到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不仅带来了稀缺的资金,而且带动了技术、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的配置,改变了长期扭曲的要素关系,优化了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
(调研团队走访民户家中)
通过考察比较汨罗的飘峰村及其近邻长沙的飘峰山村,调研团队发现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改革创新,改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家投资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改善农民有力不知往何处使的困境。
屈子文化园是湖南省十二五规划重大文化项目和标志性重大文化工程,在汨罗市的全域旅游中起着龙头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汨罗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屈子文化园,调研团队意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方面、多领域的振兴,其不仅仅包括经济振兴,还包括文化振兴,其中传统文化的振兴尤为关键。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强则国家强。通过调研,同学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一定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企业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
[责编:刘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