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古代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有很多种,但是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三天假期!
而对于吃货来说,粽子到底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这简直就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
屈夫子估计他也没想到,两千多年前,他《天问》无门,投身汨罗江殉国,人们想的是,坐船上锣鼓喧天,并向河里投各式的粽子,期待可以保护他的身体不被鱼儿吃。
可在两千多年后,南方人和北方人,因甜粽子和咸粽子哪个更好吃而争得不亦乐乎。
其实,如果屈原在水下有知,他会一声冷笑:“我在水底收了两千多年的粽子,哪种粽子好吃,其实我是最有发言权了。”
粽子,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其实是没有甜咸的分别的,那时候的粽子是用*米做的。也就是用荷叶包*米,啥味道都没有,谁说好吃?那都是假话!
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公元年~年),粽子才出现甜咸之分。那时候起,吃粽子的人才多了起来!粽子也开始用青箬叶包了。之前都是作为端午节到来时候的应节食物而已。
北方人则偏爱于甜粽子,各种各样的蜜枣、豆沙、八宝粽子,是他们心头的最爱,再蘸点白糖,甜甜糯糯,十分可口,简直是人间美味!
同样是吃甜粽子,南方人要比北方人讲究一点,就是专门熬糖浆来做粽子的蘸料。*亮浓稠,形似蜂蜜,但是颜色要深一点,香甜不腻,吃过绝对难忘。
威记有一点有些想不明白,北方人不喜欢吃甜的食物,但是却偏偏对甜粽子情有独钟。到底好吃在哪里?也就是青箬叶包糯米和枣子(或者豆沙,果脯之类),跟直接煮糯米饭放这些东西有什么区别?也就只是多了外面包裹的那层青箬叶而已。
南方粽子馅料丰富,甜咸皆宜。但是,如果是咸的,如鲜肉、火腿、腊肉、蛋*等,威记吃到肚子凸都感觉依然意犹未尽。
一提到咸粽子,北方人不是嗤之以鼻就是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咸粽子的美味,那是他们想象不到的美味。要他们来评分,保准零分,如果允许出现负数,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给负分!
北方的甜粽子,叫杂豆粽可能更贴切一点,也可以叫蜜饯果脯粽或者干果粽。因为青箬叶里包裹的除了糯米,还有诸如红枣,红豆,葡萄干之类的。无论怎么变化,在北方各地似乎都没什么分别,没有一点地方特色!
银川有些特别,特别就在于虽然它地处西北,但是,咸味的粽子在当地还是挺有市场的,这里的人大部分不排斥咸粽子,而且威记发现,上年纪的人要比小年轻更能接受咸粽子一些。威记从小就喜欢吃咸粽子,来到银川也一直在在寻找咸粽子的踪影,尤其在过年和端午节时候。可惜的是,没有威记喜欢的口味,想吃就只有自己做了。
好不容易找到有做咸味粽子的店家了,却发现在银川市面上看到的的咸粽子。基本都是以江南一带(嘉兴)的口味为主。糯米里裹有咸蛋*,金华火腿,板栗等,像裹腌肉的比较少见。更不要说岭南口味的咸粽子了。
以前,银川还是比较少咸粽子,最近几年,咸粽子也开始多起来了,是不是为了映衬“塞上江南”这个名头呢?其实咸粽子很好吃,只是人们都先入为主,觉得甜的就是要比咸的好吃,对于持这样观点的人,威记都是劝他们吃过咸粽子比较了再说。
不要以为银川一直以来都是吃甜粽子,其实,明清时期的银川人,都是吃咸粽子的呢!就像明朝时候给孤堂(寄骨寺)的供台上,一直都摆有咸粽子,那是为战死的兵将们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还有,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在银川似乎没有什么气氛,端午节对于银川人来说,就是一个小长假(三天)而已。
像“志书载,每到端午,银川的百姓都会在家门门楣上贴平安符和驱邪符,在门头和窗棂插菖蒲艾叶,饮雄*酒,啖角黍,闺中并以彩丝作符,剪艾虎相馈送。”这些明清时候在银川流行的习俗,如今基本都看不到了,也就只剩下一个吃粽子(啖角黍)了。
“粽”横四海,别的地方都在热闹过端午,而在银川却显得是那么的波澜不惊。其实,重拾银川的人文地理文化,任重而道远!
也难怪,如今的人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不是那么的看重。都在向前看,只是,不知道你今天吃粽子了没有呢?
这里是银川!发现美食,感受美食,讲述美食!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记录多彩的美食!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