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悠悠端午情,浓浓乡愁意
TUhjnbcbe - 2022/11/11 21:13:00

一个人对节日的记忆与美好回忆,还是始于儿时的心情,小时候对节日记忆美好,那就会持续一辈子好回忆,反过来小时候不好的记忆,也会对这节日不太感兴趣。

我们*土高原上把端午节不叫端午节,而叫五月五,或者说我们那里那时也没几个文化人,纯粹不知道把五月五叫做端午节。直到三年级了,我们校长给我们讲一门课,好像既不是语文、也不是数学的课,就是上课讲故事,其中记忆很深的就是把五月五叫做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还讲了屈原的故事和汨罗江的故事,只觉得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当地人做了粽子投江,鱼就不吃屈原的身体了?好长时间觉得把五月五叫做端午节或者端阳节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但好像感觉还是五月五比较喜欢。

端午香包、花红线

校长讲完了故事,在那个文化、书记缺乏的岁月,好像屈原和端午节的故事在脑海里萦绕了好长时间。再就是校长给我们在黑板上抄了好几首纪念屈原的诗歌,至今能背出来的是苏轼的《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这首诗能背下来,一是因为那时学的诗歌都是四句,而这首诗十二句,感到很新奇,二是也有点争先显摆的意思在里面,看这么长的诗我也能倒背如流。就像我们有一位老教师凡有饭局和集会就声情并茂背诵李白的《行路难》来证实自己还未老一样的心理。

粽子

我们乡村的节日好像都很有意思,从一月到腊月(十二月)都有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好吃的,村里有人编成顺口溜,我现在记得不大清,基本意思是这样的:正月十五圆圆扁食(饺子),二月二臊子面,三月三吃(清明节祭祖做得好饭),四月八米饭的垮塌他(土话方言,音译,不知怎么写),五月五蜂蜜粽子,六月六吃韭饼,七月十二驴球茄儿,十月一送寒衣,腊月二十三,小年杀猪血馍馍(猪血和面和匀后做的一种面食)。

皇中皇金至瑶柱鲍鱼裹蒸粽子礼盒g广东肇庆特产端午节粽团购淘宝月销量53¥¥购买已下架

五月五,端阳节吃粽子,好像没什么印象,吃了什么,也没印象,但是粽子和蜂蜜都很稀缺,大米在我们那里还是非常稀少的,至于粽子,可能还是没有,蜂蜜更加少了。

中国传统节日礼盒端午节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但是过五月五还是很热闹的,第一是插柳,在五月五前一天,我和叔叔去折柳枝,我上树,折柳枝,扔下去,叔叔在树下接。然后在晚上太阳落下去时,就把柳枝插到门框上面,每一个房子的门上面都要插三枝,据说可以辟邪,一些老奶奶给我们讲,把柳枝插在屋檐前及门上,可以招*和避*或驱*,使**找到活着时的家门,不致迷路。也可以起到祛除野*。我半信半疑,但是柳枝有种香味,有避*功能,避疫虫的说法较为可信。

端午菖蒲畅销

但是母亲说他的父亲也就是我外爷讲的,插柳的习俗是纪念一个孝顺的大人物的,这个大人物就是介子推,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我年到山西旅游时也看到这样的文字记述),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大臣介子推曾偷偷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称君,封赏所有随他流亡的王公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做官,不愿领赏,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起来。后来重耳发现此事,悔之莫及,亲自到绵山寻访,但介子推拒不出山。重耳无奈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他出来。谁知火烧了三日,介子推竟抱着大树和母亲被活活烧死。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檐上插上杨柳。

除了插柳,最有意思的是戴花红线,目前会提前在小卖部买上五颜六色的花红线,给我们姐妹的手腕上、脚腕上以及中指上都绑上花红线,而且打结的地方打结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你是几岁就打几个节,寓意就是辟邪、健康和好运,我想主要是母亲对子女的深沉情感。

那时候母亲都会把线分成五股,而且必须是五种颜色,即青(绿)、白、红、黑、*,如果缺哪种颜色,就想办法把白线染成哪种颜色,好像每种颜色对应着五行中的木、金、水、土、火,也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因为我大小对这个不感兴趣,所以也没记住。目前说这五股绳合在一起,有了五方“神力”保佑,小孩才能健康成长,不害病,还能辟邪。戴花红线时,母亲叮嘱千万不能提前取下来,也不能随便剪断扯断,要等一个月,到六月六时才能取下来,我们很规矩,但是不出几天,花红线要么颜色掉了,要么都成土色,但都能戴到六月六。

以后大了的岁月,这些都淡忘了。

习俗很美好,那是乡愁,是对亲人的思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悠悠端午情,浓浓乡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