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傅小松先生从事楹联史研究有些年头了,此处转发周拥军先生采写的一篇通讯,以飨读者。
傅小松,年生。湖南汨罗市人。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历任岳阳市*协提案委副主任、民盟岳阳市委专职副主委、民盟湖南省委办公室主任、参*议*处长等职。现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主委、娄底市*协副主席。为“湖湘楹联七子”之一。著有《中国传世名联三百副》《中国楹联史》《中国楹联发展史》《古今打油诗趣话》《古今短联趣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南民盟人物》等多部著作。傅小松:中国楹联史研究第一人周拥军:傅先生,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的专访。您对楹联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性贡献,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出版了《中国楹联史》《中国楹联发展史》,开创了楹联史学研究的先河。首先,就请您谈一谈,您编著这两大本楹联史学的初衷?也请您简明扼要谈一谈中国楹联发展的历史。傅小松:很惭愧,我对楹联理论和楹联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囿于俗务,未能很好地坚持下来。我撰写出版的《中国楹联史》《中国楹联发展史》已经过去了20余年,现在看来分量还是太轻。只是勾勒出一个楹联发展的轮廓,对楹联家、楹联作品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确是楹联史研究的首倡者之一,但也只是“但开风气不为师”吧。楹联,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里是一个很奇特的事物。一方面,它可以说是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诗歌一起诞生,并贯穿始终,“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另一方面,楹联又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它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与诗、词、曲、骈赋等古典格律文学平等的地位。在各类文化史、文学史、诗歌史中,对楹联谈及极少,甚至只字不提。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也未见专门收录楹联作品。既然如此,楹联是否就不登大雅之堂、不值得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