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1518.html屈原:民族文化中的不朽歌*郭杰/文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节日,往往是与古老的民间习俗、奇幻的神话传说、著名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如“寒食”(“清明”的前一天)是为了纪念纪念晋国的功臣介之推,“七夕”(农历七月七日)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传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端午”,则因为与伟大诗人屈原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千百年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广大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具有重要的民俗意义。“端午”,即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端”是“开端”、“起初”之意;“午”与“五”声音相同、意义相通。所以,“端午”也就是“初五”的意思。古代历法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以此类推,五月为午,所以五月又称午月。“五”为阳数,五月初五,时处仲夏,当然是阳气旺盛的日子,甚至被认为是*气兴起的日子。专门记载星象、物候的上古典籍《夏小正》中曾说:“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气。”意思是这一天因为*气太盛(也就是今人所谓“上火”),要采集和服用各种药材,来袪除*气。汉代的《大戴礼》中记载:“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这一天,人们要在芳香的兰草浸泡的水中沐浴,以驱邪祛灾,袚除不祥。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五月初五“端午”的称谓,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意思是,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不仅要烹制水鸭(“鹜”),还要用菰叶把黏米包裹成有角有棱的粽子(“角黍”),煮熟来食用。由此可见,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酒等,具有着古老的传统,从来源上说,它们都与这一节日的时令有关,含有驱邪避疫、祛火除*的意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过去曾有不同的传说。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纪念屈原这一说法。据说,战国时代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约前——前),竭智尽忠,报效国家,却遭受了昏君佞臣的打击迫害,拳拳忠心不为黑暗的现实社会所容,他在愤懑绝望之中,于五月初五这一天,自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民爱戴他、怀念他,于是每年都在这一天,用竹筒盛满黏米,投入江中来祭奠他。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其中还记述,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一天忽然遇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他说,承蒙您每年前来祭祀,很感谢,但是投入水中的米,常常被蛟龙窃取去了。所以,希望以后再来祭祀的时候,能够用楝树叶塞住竹筒口,再用五色彩丝扎缚起来,这两件物品,都是蛟龙所惧怕的。欧回果真按照这话去做了。后世的人们制作粽子,都是用楝树叶包裹,并用五色彩丝扎缚起来,这就是当年汨罗江畔流传下来的风俗啊。这样的记述,内容丰富而曲折,显然是一个古老传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增益发展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在节日起源上把古老的民间习俗、著名的历史人物、奇幻的神话传说融会起来的典型例证。后来在北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同类记载:“荆楚人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气。……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赛,是其遗迹。”可见在五月五日,楚国人原本就有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悬挂门上、禳除*气的传统。而屈原在这一天自投汨罗江而死,让人们感到极为痛惜,于是他们争相划着舟楫,前往江上去拯救他。后来就形成了龙舟竞赛的传统。这说明,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众多习俗,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项目,而且也都与纪念屈原的内容紧密相联。著名诗人和学者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曾经指出:“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中下游吴、越民族的风俗,自从东汉以来,吴、越地域渐趋开辟,在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对流中,端午这节日才渐渐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他还推测:“端午的起源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显然,这一考论是很有说服力的。也就是说,端午作为一个民俗性的节日,它的出现应该是很古老的事情,其中某些活动内容(如赛龙舟等),甚至可能带有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而远远早于诗人屈原所生活的战国时代。但是,我们知道,任何民间习俗的形成,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的,其内容逐步充实丰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一个民俗节日,当它发展到某一个关节点上,会由于取得了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内涵,因而确立起它的约定俗成、为天下后世所公认的意义——即使不是这个节日最原始的内涵,也已经具备了这个节日最本质的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端午作为民俗性的节日起源甚早,但是只有到了战国时代,当一位伟大诗人出现于历史的地平线上,当屈原选择在五月五日自投汨罗,他的命运悲剧落幕于浩淼波动的江水之中,端午节的文化意义,顿然定格于那浪花飞溅的瞬间——一个高贵生命的投入,赋予端午这古老的节日,以无限的精神价值和永恒的历史意义。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端午节与诗人屈原紧紧联在一起,在这一天里,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多种方式来怀念屈原,表达敬仰之情,就像唐代文秀《端午》诗中所写:“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时至今日,端午不仅依然是中国民间的一个盛行而隆重的节日,而且已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高度的重视和应有的保护。这一切,正是出于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体现了深沉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凝聚力,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由此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中国文化传统中一道壮丽的景观,并且辐射到东方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人文影响。二、从现实人间到神灵世界——《离骚》中的理想追求讲到屈原,就不能不讲《离骚》。后世的人们提到屈原,首先会想到,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这当然是事实。但在屈原当时,他本人是首先把自己看作一位卓越的*治家,怀抱着美好的*治理想,要在楚国的现实社会中加以实现,富国强兵,拯世济民,建一番壮丽的功业,留下千古的青史美名。所以,当他在黑暗势力的*治打击下,受疏远,遭放逐,历尽坎坷,饱经磨难,内心的痛苦之深切、愤懑之强烈,是可以想见的,犹如炽烈的岩浆在地层下滚动,终将像火山爆发那样喷涌出来。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在他的长诗《离骚》之中。正如汉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篇幅最长、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抒情诗。关于篇题的意义,司马迁曾经解释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后来汉代学者进一步引申,班固认为,《离骚》是遭遇忧愁之意;王逸认为,《离骚》是离别的忧愁之意。不管怎样说,诗篇从题目到内容,都充满了忧伤、痛苦、激动、愤懑的情感基调,从古到今,人们对此是一致公认的。然而,诗篇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其中叙写了诗人的家世和出生,陈述了自己的美好志节和远大理想,以及在*治上遭受打击、孤立无援的过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中,而是树立起奋勇抗争、绝不妥协的决心和勇气。诗篇中反复表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种宁死不屈的态度,与孔子所谓“杀身成仁”、孟子所谓“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后来屈原自投汨罗而死,是他以自觉的方式,对黑暗势力所能进行的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抗争,也是他勇于坚持理想、绝不同流合污的必然结果。屈原正是以“死”的悲壮之举,揭示了“生”的真谛,谱写出永恒的生命乐章。在《离骚》中,当诗人遭遇到严重的*治挫折、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失望之际,他幻想自己沿着浩荡奔流的沅、湘之水南行,来到巍峨连绵的九嶷山,向古代圣明的帝舜倾诉内心的衷曲。他颂扬了历代圣君贤臣严明法度、举贤授能的治国方略,也抨击了历代昏君佞臣荒淫暴虐、败坏国家的衰亡经历,从而表达了自己的社会*治理想。一定是得到了帝舜的鼓励和指引,于是,诗人开始了从人间迈向神灵世界的漫长遨游。诗篇中的遨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表明,即使美好的理想在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实现,即使转入幻想中的神灵世界里,诗人也不会停息于探寻,理想的追求将伴随自己的一生。遨游的场面真是辉煌而壮丽,令人神往:诗人乘坐着华美高贵的车子,虬龙和鸾凤为他驾车,风神、雨神、雷神、电神、云神、月神纷纷汇集,簇拥于前后左右,他们一行浩浩荡荡,旌旗招展,飞腾于辽阔高远的天空上。著名诗人郭沫若曾经感叹:“作为诗人,屈原的想象力,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步的。特别是通过他的《离骚》——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我们可以看出,他把宇宙中的森罗万象都看成有生命的存在,而且都可以用来替他服务。……他忽儿飞到了天国的门前,忽而攀上了世界的屋顶,忽而跑到了西极的海边,结果是上天下地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不得不决心自杀。”这里,从民俗意义上,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