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等候,千载的坚守,我们的节日——端午如期而至。年6月6日,第十五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暨系列活动在万众瞩目中徐徐拉开了序幕。
“五月五,正端阳;蒲艾酒,粽子香;赛龙舟,祭屈子;背离骚,思古贤;求索志,中华*”,这短短数字,道出了端午节的起源、赛龙舟的来历和龙舟竞渡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屈子文化、龙舟文化的精髓。
龙舟竞渡前,举行了隆重的祭屈大典、取圣水、请龙神和祭龙头仪式。整个祭屈大典庄严肃穆、神秘古朴,充满着浓厚的巫风楚韵。
主祭人虔诚地吟读祭文,紧接着一献香,二献花,三献酒。
随后四名龙舟弟子抬着龙神走上舞台,一位白衣飘飘的圣女踏歌而来,向龙头注入了圣水,使龙神更具灵气和生机。
祭龙头仪式上,龙舟健儿扛着龙头,跪拜龙神,由主祭人为龙头赐福,省区市各级领导为龙点睛,至此祭屈大典礼成。
祭拜时的酒香,随风飘散开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望到了祭台上的那两坛“古罗春”谷酒,也让我的思绪飞越千年。我国的祭祀活动以“酒”为核心的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上至国家祭奠,下到百姓拜祭,规模不等,形式多样,但都离不开“酒”这一供品。大型祭祀活动,酒还要贡献多次,素有“三献”之说。在祭祀典礼中,奠酒仪式要分初献、亚献、终献,合称三献。当然,也有超过三献的祭奠,如九献。多次献酒,体现的是人们对祖先或神明的诚意。酒这种物品起着敬重神明、供奉祖先、传递心愿、展示信物的系列作用。可以这样说,人们的所有表达方式最终都要凝结到“酒”的祭祀之中,这就是酒在我国祭祀的核心体现。在屈原的《楚辞》和他的其他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酒和祭祀的记载,这不仅很好地说明了酒在古代祭祀和其他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酒和诗人屈原有着不解的渊源。
《拾遗记-洞庭山卷》云:“楚怀王之时,举群才赋诗于水湄,故云潇湘洞庭之乐,听者令人难老……”。其时,楚国在屈原推行的变革中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屈原也因此深受楚怀王信任,陪同楚怀王南巡到达了罗子国(现在的汨罗),当地人用当地的国宴“土八道”和国酒“古罗春”谷酒盛情招待楚怀王一行,楚怀王他们对罗子国国酒“古罗春”酒盛赞不已。
《拾遗记-洞庭山卷》又云:“屈原以忠见斥,隐於沅湘,披蓁茹草……被王逼逐,乃赴清泠之水……”。
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昏庸失*,再次将屈原流放。屈原第二次被流放途径多地,最后来到了汨罗,自此屈原在汨罗江下游一带生活了9年,直到公元前年五月五日投江那一天。也许是罗子国人的热情、仁爱,也许是“古罗春”酒的甘美、醇香,让屈原最后选择了来到汨罗。这期间,他饮酒吟诗,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歌。他在《渔父》中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以“醉”之义讽刺昏庸的楚王朝*,同时作品所反映的楚酒文化堪称绚丽多彩,并较详细记述了楚国的酿酒工艺、饮酒方式、酒的种类,其文化价值弥足珍贵。其作品所载酿酒方法、饮酒方式具体而丰富,以诗歌为载体而流传至今。
酒和诗是一对孪生兄弟,时时刻刻互诉衷肠。诗人饮酒寄情,酒借诗人之口再转化为流传至今的诗句。屈原在《楚辞》及他的其他作品中,关于楚酒的描述随处可见。字里行间有理想美*的诗意绽放,有楚酒椒浆的玉色芬芳,有长歌当哭的无限沧桑,有骚坛独醒的爱国情怀……因为酒,因为醉,因为醒,怀沙沉江而精神不朽;是诗歌,是情怀,是信仰,“古罗春”谷酒才得以传承。
有一种精神,叫屈子的“求索”精神,流传千古;有一种美酒,叫汨罗的“古罗春”酒,流淌千年!
屈原、楚酒、端午和祭祀,四者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我们用屈原他曾经所钟爱的楚酒“古罗春”谷酒来祭拜他,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李达荣堂菜根谭.6.18)
招聘信息
编辑:杏仁露
好看的你,点个“好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