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端午节为何是爱国节
TUhjnbcbe - 2024/12/16 19:53:00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王万涛?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全民性的重大民族节日。她以夏至的时间节点为依托,融汇战国末期至汉魏六朝华夏大地南北方民众对农历五月气候现象的感受,并加入爱国诗人屈原沉江殉国的事迹,最终形成能够撑起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要素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之所以历经两千年仍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哪里?

纪念爱国诗人

屈原的节日

传统节日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形态及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期沉淀和凝聚形成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历史人物,往往成为节日的主角。端午节就是纪念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的内核充盈爱国主义情愫,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升华,铸成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屈原(约前年—前年)是楚国的三闾大夫。他目睹楚国遭强秦的侵略、人民饱受苦难,多次向楚怀王进谏,提出彰明法度、举贤荐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的主张。昏庸的楚怀王拒绝,并将屈原流放,结果怀王被张仪骗至秦国客死他乡。

楚顷襄王继位后,结束流放的屈原仍上书顷襄王“近忠远佞,选将练兵”。宠信奸佞的顷襄王又将屈原削职流放。公元前年,秦出兵攻占楚都郢,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屈原眼见救国无望,在极度悲愤绝望中写下《怀沙》后,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殉国。

传说屈原投江后,沿江渔民划动渔舟救捞屈原,演绎出后世划龙舟的习俗;人们见捞救无望,便用米投入江中喂鱼以免屈原遗体遭侵害,由此形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有渔工向江中倾倒雄黄酒,意在药晕鱼龙以保全屈原遗体,当人们将鱼龙拖上岸后,发现鱼龙利齿上挂有屈原衣襟,便愤怒地将鱼龙剥皮抽筋,并将龙筋缠绕在孩童的手腕上,意为以毒制毒,由此形成端午节系五彩线的习俗。

较早记载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的文献是南朝时的梁朝(公元年—年)人吴均所著《续齐谐记》和同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续齐谐记》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为何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主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除纪念屈原外,还有多种说法。分别有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见东汉蔡邕《琴操》和晋代陆翙《邺中记》)、伍子胥(见东汉《曹娥碑》)、曹娥(见《后汉书·列女传》《会稽典录》)。其中以纪念伍子胥影响较大。

伍子胥(前年一前年)是春秋末期楚国贵族,他父兄遭谗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侥幸得脱,逃亡吴国,助吴公子光(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然后助阖闾伐楚,经五战而攻入楚国郢都。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阖闾死,其子夫差继位,伍子胥又助吴国打败越国。但吴王夫差中了越王勾践的美人计(西施),伍子胥劝夫差彻底消灭越国,被夫差所恨,最终将伍子胥赐死。传说伍子胥死后于五月五日被抛入钱塘江,但尸体久漂不沉,后化为潮神。江南一带民众怜悯伍子胥竭尽忠心却被抛江冤死,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船迎潮神。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人,而屈原是战国末期人,两人所处时代相差余年。为什么后代的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主源,而前辈伍子胥却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其根本原因是两人的境界不同。屈原忧国忧民并为国捐躯,表现的是爱国爱民情怀;伍子胥投靠他国并引兵攻破故都,为的是报家仇、泄私愤。不管古代还是现代,爱国主义是镌刻在人们心中的旗帜。

屈原除了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还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诗篇雄奇壮丽、绚烂多彩,《离骚》被鲁迅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影响巨大。这也是人们尊崇屈原的另一个原因。

新民俗融入与夏季气候特点有关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之称。“端”是事物开端之意。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五月午时。后来人们用“数字记事体制”取代“干支记事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留“端午”之名。唐代以前“端午”“端五”混用,因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八月十五,为避讳,以后“端五”正式改为“端午”至今。

在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端午节不断融入一些新的文化元素。除了爱国主义主旨外,还有卫生、体育、民间工艺、风物传说及饮食等,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现象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因为在远古农耕社会,夏季是青黄不接之季,人们既要到田间劳作,又要上山下湖采摘植物根茎补充粮食之不足,经常遭受毒虫的伤害。端午节正是五毒(蛇、蝎、蜈蚣、蟾蜍、蜥蜴)出没伤人之时,故演绎出插艾、喝雄黄酒、挂避邪饰物驱毒虫的习俗。夏季农闲水丰,是划船交际娱乐(酬神)时节,可充分展示集体(部落)势力和男性魅力,提高凝聚力,也为男女青年提供交友机会。

橡树叶包粽子是大连地区特有习俗

大连地区端午节习俗与全国大同小异。因大连地区不盛产糯米,旧时包粽子多用大黄米,有的还用黏高粱米做替代品。粽叶则就地取材用芦苇叶,须4片排叠起来才能包一个粽子。山区滨海无苇叶的,则到山上采五月初的橡树叶片经蒸煮后包粽子,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端午节吃鸡蛋也与纪念屈原有关,因蛋黄、蛋清分明,寓意屈原光明磊落、清清白白。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蒿、桃枝,小孩手腕脚踝系五彩线、佩香囊小扫帚等风俗已深深地在城乡居民心中扎根。

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赛龙舟在大连城乡已越来越红火。旅顺龙河、星海湾马栏河口等处已成为龙舟竞技的绝佳场所,为滨城增添了色彩。闻一多先生曾考证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端午节的所有民俗活动,最终都汇入了爱国主义的海洋中,端午节就是一个爱国节。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节为何是爱国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