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所以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首先应该理解的是,孔子说的欲,是儒家的“欲”。而非释道所言的欲。佛家讲求得失随缘,心无增减。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佛家的“无欲”是一种出世的,跳出红尘外的超然。但是,儒家是入世的学说,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应该没有想法让大家无欲无求。在之后的《论语﹒尧曰篇二十》中,孔子再次阐述过对“欲”的理解,他说“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就是说“如果你的欲望是仁德的话,那么自然也就会得到仁德了,哪里还会有什么贪得无厌呢?”结合孔子对申枨“想胜过别人的私心就算是‘欲’”的评价,我们不难理解,孔子所说的欲,指的是“私欲”。
而儒家关于“欲”的态度,在后世还有一句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之苦的名言。就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并不是把人的欲望都灭掉,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存天理灭人欲,要的也不过是人要克制自己的贪念。所以,孔子也好,儒家也好,并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贪求欲者往往攫求无已,纵欲成灾。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所谓欲壑难填,说的都是人的欲望发作起来没有止境。因此此章仅言多欲不得为刚,那些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人要灭掉一切欲望,没有希望所以也就不存在失望,从而获得刚之境界的解读,无疑是歪曲和片面的。
其次要正确理解的是刚的涵义。孔子感慨,“吾未见刚者”,这个刚,其实是指对公道原则的一种坚持。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刚呢?楚国的屈原,公忠为国;遭馋被放也决不去国离乡,最后宁愿投汨罗江自沉。汉朝苏武,出使匈奴,遭遇变故,绝不投降;在冰天雪地里牧羊十九年,餐毡啮雪,不辱使命。南宋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留下了“浩然塞苍冥”的《正气歌》。他们都做到了对心中公道原则的坚持,为刚的涵义做出了最好的注解。而私欲会阻止一个人达到刚之境界,因为人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欲望,就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弱点,或沉迷于财色,或醉心于胜利和高高在上带给自己的快感,最终慢慢被欲望所挟持。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说“人多嗜欲,则屈意徇物,不得果烈”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孔子说,“有欲,焉得刚”,意思是说不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又何谈能够坚持原则和理想呢?
再次,要理解的是理想和欲望之间的差别。孔子他主张人要控制欲望,但并不反对人要有追求,但是,追求理想和追求欲望是两回事。理想和欲望的词义都是为了某个目标产生努力追求的想法,但是意境却天差地别。欲望是动机,理想是境界;欲望来自人性,理想源自信仰。理想达成后能让内心世界富足,欲望满足则往往催生出更多的欲望。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是理想和信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而欲望则往往带来腐败和糜烂。
到这里我们再看孔子的这番话,心中是否会有一丝感慨和酸楚,孔子一生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建立一个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在追求这个理想的过程中,孔子颠沛流离,受尽苦楚,却始终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原则。我想,孔子的这些话或许是在感慨之余,更想要告诫他的弟子要专注于理想,要做到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信念和原则,并在向理想前进的路上不断地克制私欲,抵制外界的诱惑,最终成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然之气存于胸怀中的刚毅君子。只是当时他面前的那些年轻弟子们未曾领会。
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这里就是告诉人们无欲则刚。但怎么能够做到无欲呢?首先明白什么是无欲?无欲,并不是让欲望压抑或消失,不让其生长。欲望是压不住的,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其实欲望也是生命的动能,更是每个生命的组成部分,欲望并不可怕,正如污泥给予养分,自然就开出美丽高洁的莲花。
只要让这生命的动能转化为正能量,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转烦恼为菩提。用它去开启本自具足的良知良能,自然就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神圣,内心就会自然无比愉悦幸福满足的。
当心宁静下来,从容地面对现实,欲望自然而然就会淡去,所想要得到的或向外攫取的也就随之减少,可以坦然面对金钱、美色、名利、权力的诱惑,能够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无所得,能伸乎事物之上而无所屈挠。富贵贫贱、威武患难及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动其心摄其气。像这样的人,他能不刚强吗?孔子、颜回就是这样的人。也只有像孔子这样的人,一步一脚印亲证过,他才能够不带个人的偏见,如实客观地看申枨。才能如是说:“枨也欲,焉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