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1]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2]。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3],两朝开济老臣心[4]。
出师未捷身先死[5],长使英雄泪满襟。
[1]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2]锦官城:指成都。[3]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一事。频烦:同“频繁”。[4]两朝:指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开济:开创基业,匡危济难。[5]出师句:蜀建兴十二年(年),诸葛亮出师伐魏,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这首诗是礼赞诸葛丞相的名篇,诗中深情写道:问起在哪里才能找到诸葛丞相的祠堂,它就坐落在锦官城外古柏森森的地方。那映衬着台阶的小草每到春天空自呈现着碧绿春色,那隔着枝叶的黄鹂徒然唱出好听的歌声。诸葛丞相因为感激刘皇叔的三顾之恩而出山谋划天下大计;开创基业,扶危济难,先后辅佐了刘家父子两朝。只是他出师未捷就因积劳成疾而病死,千古以来,天下的仁人志士,无不为此泪洒衣裳。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1],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2],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3],樽酒家贫只旧醅[4]。
肯与邻翁相对饮[5],隔篱呼取尽余杯[6]。
[1]舍:居舍。[2]缘客扫:因为有客要来而打扫。[3]盘飧(sūn):饭食。兼味:两种以上的味道。[4]醅(pēi):没有过滤过的米酒。[5]肯:能否。[6]余杯:余下来的酒。
[插图]
此诗写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新居落成,虽有绿水环绕、群鸥相伴,心中仍不免感到寂寞。那一天友人来访,诗人不禁唱出了“花间小径还不曾因为客来而扫,长闭的柴门今天要为你而大开”的诗句。因为家境清贫,住的地方又离市集很远,所以招待朋友的饭食非常简单,酒也是旧日所酿。但这些都不影响主客二人把酒言欢,诗人还高声招呼着邻翁共饮作陪,可见主客之间是何等地兴高采烈,他们的情谊又是多么地质朴纯真。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1],南浦清江万里桥[2]。
海内风尘诸弟隔[3],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4],未有涓埃答圣朝[5]。
跨马出郊时极目[6],不堪人事日萧条。
[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三城:指松、维、保三州。[2]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3]风尘:比喻战乱。[4]迟暮:指年老。[5]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6]极目:极目远望。
此时安史之乱未平,吐蕃又不时进犯,国家动荡不安。作者当时居住在成都,因战乱而与几个弟弟失去了联系,自己一人伶仃孤苦,因而写下这篇作品以诉说心中感时伤世之情。
白雪覆盖的西山护卫着三城,万里桥横跨成都南面清澈的锦江。海内处处都有战争的烟尘,兄弟被分隔在遥远的异乡。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天涯,因为思念亲人而泪洒衣裳,他对这迟暮的年纪和缠身的疾病无可奈何,惭愧自己不能为朝廷贡献哪怕是微小的力量。骑马来到郊外极目远望,诗人看到世事日益萧条,他的心中感到无比的忧伤。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杜甫
此道昔归顺[1],西郊胡正繁[2]。
至今犹破胆[3],应有未招魂[4]。
近侍归京邑[5],移官岂至尊[6]。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7]。
[1]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凤翔的唐肃宗。[2]胡正繁:指叛军的部队正在横行肆虐。繁:多。[3]破胆:惊骇。[4]未招魂:因惊恐而未招回的魂魄。[5]近侍:指拜左拾遗。[6]移官句:意谓此次贬官华州岂是皇上的意思。[7]千门:指代皇城的重重宫阙。
杜甫两度出金光门,前一次是逃离叛军魔掌,这一次是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肃宗,被贬出长安。
前一次出金光门投奔皇帝,叛军正在长安西郊肆虐横行。那恐怖的景象至今想起来仍令诗人惊骇不已、惊魂未定。叛乱平息后随天子返京授官,但不多日又遭到贬谪,诗人认为这并不是天子本意。末联中“无才日衰老”是自悲自叹之语,而“驻马望千门”则显现出作者对于朝廷的恋恋不舍,蕴含着他对报国无门的深深惆怅。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1],边秋一雁声[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3],况乃未休兵[4]。
[1]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断人行:指更鼓响后人们便不能再随意行走。[2]边秋:边地之秋。[3]长:老是,一直。[4]况乃:何况是。
此诗是杜甫在秦州时,因怀念远方兄弟而作。秋天的傍晚,戍楼的更鼓警示着交通即将被阻断,寂寥的边地上,回荡着悠远的雁鸣。从今夜开始,秋天将进入到白露时节。当秋月朗朗挂在长空,作者却觉得,它并不如家乡看到的明亮。作者惦念担忧兄弟,悲伤战乱带来的分离,在这个月夜里,他暗自叹息:平日里给兄弟们寄去书信还常常不能到达,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预料!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1],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2],江湖秋水多[3]。
文章憎命达[4],魑魅喜人过[5]。
应共冤魂语[6],投诗赠汨罗[7]。
[1]天末:天边。[2]鸿雁:指书信。[3]水多:指路途艰难多险。[4]文章句:意谓文采出众的人总是命途多舛。[5]魑魅句:意谓鬼怪精灵则是喜人之过。实指李白受谗蒙冤流放之事。[6]冤魂:指屈原。[7]汨罗:汨罗江,屈原投水处,今湖南湘阴。
此诗写于乾元二年(年),作者猜想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应会经过汨罗江,所以设想他会去吊念屈原。其实写此诗时李白已经遇赦而归。
诗人因为天边刮来凉风而怀想李白,他满含深情地向风中寄语:不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啊?他盼望着朋友的一纸书信,因为在凄凉肃杀的季节里,路途充满艰难险阻,朋友的安危牵动着诗人的心。李白的遭遇引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共鸣,他要安慰李白,流传后世的文章不出自命运显达者之手,世上的邪恶奸佞总盯着人的过失。满腹的冤屈可以写成诗文投到汨罗江中,向那含冤而死,但是高洁一世的屈原诉说衷肠。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1]。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2],三朝出入荣[3]。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1]空复情:徒然有情。[2]列郡:指剑南诸郡。讴歌:歌颂。惜:惜别。[3]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入荣:指严武连居显位。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严武从此远走,诗人与蜀地的青山满含别情。诗人想到昨夜还与严武夜下同行,想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到他,失落和伤感萦绕心头。他在诗中赞颂严武受到蜀中人民的爱戴,赞叹他三朝出将入相,敬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在诗中感叹自己将独归江村,在寂寞中度过残生,隐含着孤凄无依的无限悲伤。
别房太尉墓杜甫
他乡复行役[1],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2],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3],把剑觅徐君[4]。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1]复行役:指再次因公事奔走于他乡。[2]近泪句:意谓眼泪把脚下的泥土都打湿了。[3]谢傅:指晋朝名将谢安,官至太傅,他喜欢下围棋,此处喻房。[4]把剑句:春秋时吴国季札出使晋国时路过徐国,他知道徐君喜爱自己的宝剑,本打算返回时相赠,但回来时徐君已去世,他于是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而离去。
房太尉即房琯,玄宗时拜相,肃宗时因陈涛斜兵败被免职,杜甫也因上书为他争辩而被逐出京。杜甫途经阆州,拜祭了在那里的房琯墓,回想起往事种种,不禁悲从中来。
诗中以谢安比房琯,是在追忆房琯生前的镇定自若、风流儒雅;运用延陵解剑的故事,则表达了诗人对房琯的厚意深情。其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政治失意的心酸。诗人最终在花落鸟啼声中黯然离去,留下了这篇诗文,诉说着胸中那延绵不尽的悲伤。
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2]。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危樯(qiáng):高耸的船桅。独夜舟:夜晚独自行舟。[2]老病休:因年老多病而离职。
代宗永泰元年(年)正月,杜甫辞去严武幕府职务。四月,严武病故,杜甫失去凭依,于是率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这首诗是他经过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微风吹拂着江岸细草,诗人的孤舟停泊在岸边。星光闪烁,天幕低垂向平野尽头;江水粼粼,拥着月光流向远方。诗人仰观壮阔景象,俯思人生得失,以往坎坷的遭遇,眼下凄凉的境况,让他时而发出“名岂文章著”的悲问,时而又转向年“官应老病休”的沉吟。平静下来,他知道明天依然是孤独漂泊,不禁自问自答地叹道:我这样飘然一身像个什么?不过像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文蕴含着杜甫才不见用、志不得展的孤愤,还有他老病无依、转徙漂泊的悲哀。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1],车马去闲闲[2]。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3]。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4]。
[1]薄:草木茂密的地方。[2]闲闲:从容的样子。[3]相与还:结伴而还。[4]闭关:闭门谢客。
乘着车马,悠闲地走在归隐的路上,欣赏着清清河川、青青岸草延伸远方,感受着好像懂人心意的河水和傍晚归飞的鸟儿的一路相伴。作者归隐嵩山,走过了荒城古渡,看过了落日秋山,远远地离开了尘世,从此闭门谢客,习静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