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7 0:50:00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徐亚平通讯员谢仲意欧阳林清明节前夕,汨罗市汨罗镇武夷山村“福寿园”公墓,村民王德兴来到壁葬着父母骨灰的宫格前,将一束花球挂在碑边,把满腔哀思祭于墓前。在占地19.3亩的“福寿园”,手捧鲜花祭祀的村民络绎不绝,听不到鞭炮声,看不到碎纸屑,闻不到火药味,文明新风轻拂这座人生百年“后花园”。近年来,武夷山村坚定推行“一核三翼”殡葬改革,以“协会引领”为核心,以“壁葬公墓+村规民约+奖惩机制”为“三翼”,破除陋习,革弊立新,破解农村丧事大操大办“难根治”、乱埋乱葬“难规范”、封建迷信“难破除”问题,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成功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例”。让“火葬公墓”成为新风尚年以前,武夷山村村民去世后,基本沿用传统土葬。“如果这种殡葬模式再不改革,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将无田种粮、无处安身。”村党总支书记王启辉组织村支两委班子一合计,决定实行殡葬改革,村民去世后全部火化,免费住进村级公墓“福寿园”。土葬沿袭千年,搞改革谈何容易?“老人是乡村振兴一股重要力量,他们带头最有影响力,他们自愿最有说服力!”王启辉的“逆向思维”很有效,“党建+协会”模式推行起来,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成立起来,老干部、老党员被组织起来,老年人的干事热情被激活起来。协会成立不久,村里就有一位任姓老人离世。如何解好这第一道题?“‘当头炮’一定打响,‘开场戏’绝不塌场!”当天下午,老年人协会会长杨新国就和杨培华几位老兄弟来到孝家,鼓励孝子们简办丧事。“即使我们同意,左邻右舍也会骂我们不孝!”一群孝子贤孙顾虑重重。“牵牛要牵牛鼻子。”杨新国等人立即召集当地村组长开会统一思想,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交流。次日进行民间传统丧葬习俗“发关追魂”时,协会24员“老将”守在沿途各大“关口”,把燃放鞭炮的陋习一次性治好了。然后,在协会几位老人的坚持下,各种简办丧事的“组合拳”接续发力,一次俭朴文明、别开生面的丧事发挥了示范作用。在协会引导下,“火葬”成为村里的新风尚。全村老人自觉加入“老年人协会”,自愿签订协议,承诺百年后火化。他们主动销毁寿器85具,填平“活人墓”30处。两位赵姓老人自愿“水葬”,去世后,后人按照他们的遗嘱,将骨灰撒入汨罗江。让“厚养薄葬”成为真孝道去年末,武夷山村一位老人去世。协会理事迅速上门吊孝,敬奉挽联白幛,既表达深切哀悼,又督促丧事简办。按照“丧事简办”规定,逝者停放不能超过4天,不请和尚道士。协会安排以杨培放、李德根为头的宣传队免费唱几台花鼓戏,为孝家节约费用1万多元。“一切从简”贯穿丧事全过程。宴席严格控制在20桌以内,每桌总价元以内。办完白事,孝家一算账,所有费用加起来不到4万元,比预算节约6至7万元。“殡葬改革前,一场丧事有时可以拖垮一个家庭。”村民王德兴算了一笔账,“按照以前的传统风俗,逝者要停放5至7天,做道场,唱老戏。办一次白事几乎花光半辈子积蓄,家底子薄的还得四处借债。”杨新国直抒胸臆:“与其死后厚葬,不如生前厚养!”“我们都已经七老八十了,只剩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希望子孙兴旺发达,不要因为一场丧事背上沉重的包袱;二是希望儿孙多陪一陪我们,生活有人照料,病了有人服侍,晚年有人关心。‘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道!”让“移风易俗”成为硬道理“会长,我要入会。”春节一过,村民曹国就来到村民服务中心老年人协会,提出申请,“入会后,我们就有了一个新家。”当前,全村0多位老人全部加入老年人协会,占全村人口五分之一,带头移风易俗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为了维护好公序良俗,我们成立了‘九大军团’。”王启辉介绍,全村组建“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志愿者协会”“退役军人之家”“助学社”等9个协会社团,入会群众达多人,协会“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管出了文明新风气。武夷山村还制定一套严密的“军规”。对于未按规定薄葬、大办丧事的,一律公开处理:是村干部的,依法依规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是党员的,党员大会上点名批评;是群众的,全村通报批评,不得享受村内任何福利。武夷山村全体村民自我管理有办法,自我约束有力度,自我监督有机制,在“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上开创新局面、激发新活力,成功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