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年末,张献民老师以个人的名义,公开向国内的影像作者征集他们的作品:如果信任他,可以将作品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他,他将从中挑选十部影片进行推荐,并为每部影片写一段五百字左右的影评。那一次共收到部影片,最后形成了两个推荐片单——十部新作者影片和十部成熟作者影片,并完成了一篇综述,讲述当下中国创造性影像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可能。当时他将这个行为取名为“十荐”。在年四月初,张老师再次发起第二届“十荐”的征集。一个月的征集、五十天的观看,今天为大家带来这一届的推荐片单与综述文章。在未来,或许大家还能持续看到和感受到张老师所推荐和写作的这些。
十荐2海报,设计by大床
综合数据
共收到有效影片个。有效是指投递的时间。个别影片制作完成时间是年初,但考虑到我自己之前并没有看过、公众也不了解,所以还算作有效。截至时间之后才联系、发送的,都没有观看,甚至没有回复邮件,抱歉。我平时观看的没有纳入这个片单。少数作者投递了多个作品,我统计很认真但肯定还有缺漏,所以总数略超过。
分类,长片大约三成。长片中,纪录片与故事片几乎同等数量。短片中,实验片很多,动画片非常少。30-60分钟的中等长度影片不少,我笼统地算作短片。整体上学生在读期间创作的影片占50%左右,女性作者占整体数量的大约25%。
评价过程中唯一的顾虑是有的片没有做完。大约有十多个在邮件中明确还没有做完,还有作者在社交媒体说此片如何继续拍摄。这些片,我也都看了,本来也不是个要命的问题,上次十荐也有没有做完的,我还做了推荐。本来我的工作多数时候都是看未完成作品。但今年的这些未完成作品,我谨慎了一下,就一个都没有推荐。只有一个片,是两年前投递过的,做了非常大改动,非常好,虽然也没有进入推荐片单。
推荐的十个片,五个长片,三个纪录片,两个故事片。这两个故事片都有较强实验色彩;三个纪录片传统的直接电影色彩比较浓厚;五个短片,一个是三屏录像,三个中等长度,所有30分钟以下的短片只有两个。这十个片中,有两个前一段在社交媒体公开了自己的资源;有两个来自女性作者;有四个是在校生,或他们在在校期间创作的;旅居海外的有两位。作者的身份差异很大。大约一半是处女作。
十荐2推荐影片片单,设计by大床
推荐的十个片,来源广泛,有云南新疆北京山东,有长沙襄阳绥德满洲里。
几个比较共同的特点是否正在发展为亚类型?考察之下,亚类型似乎并没有涌现,但有些可以描绘的种类或倾向。
十部推荐影片片花集锦,时长18分28秒
01
招魂
屈原正在战胜李白。怀乡的话题越来越沉痛。好几个片,乘着过年回家拍摄的,拍一个男青年到了河边就一直走,一直走,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也不跳下去,也不往回走。
怀乡与“去国”对仗,传统村镇文化中的“走出去”,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号召,仍有回响:一个男青年一直说老子走定了,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红砖墙村子,拎着一个不大搭调的箱子,穿过田野经过河边逐渐进入雾气,二十分钟的长镜头,之后他满怀希望地到达了,另一个村子,是青砖的墙面。
过年河边行走的变种是两男一女组合,大体是本科阶段的,三个人到附近风景最好的地方缅怀中学那些没有谈成的恋爱,感慨那些没有露面的美女究竟去了哪里,也是过年前后,也是缅怀,略轻松一点。
上一届十荐有个片我没有推荐,但记忆至今,是仿古+水面舞蹈(听起来像印象系列,也正因此当时没有推荐),原创古代干嚎(指它的音轨),某个湖南人士拍摄的《九歌》。这次《世纪新生》中出现了湖南大学校训“唯楚有才,于斯为盛”。感慨山河破碎,间杂人物凋零。韶光易逝,那些走了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世纪新生》剧照
这是一个非常看顾老人和孩子的种类,视角主要是年轻人或中年人。有传统的老人口述,也有小镇小情节。老人和小孩的话题中,都不时闪现逝者。推荐的《太阳眼镜》讲一个女青年找到一个装置可以重见她的父亲;《塔塔》讲走失了的孩子;《别克》讲走失了的青年同伴;《阮郎归》拍摄于闽北,作者自己像个疯子,在山顶呼号一些呓语,像古人一样穿蓑衣拿柴刀,漫山去砍枯枝,行走在没有人也没有动物的古村街巷,引用的老爷爷老奶奶的歌谣讲生灵转世寄于一棵被砍伐的桉树,一条鲤鱼因水塘被排干,被拉去七步镇卖,半路从拖拉机里颠簸出来,死于道旁。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哭”的种类,还没到天问的地步,也不会吐槽大城市的好与不好,只是采取各种办法怀念过去的故乡,怀念逝去的亲人。
《太阳眼镜》剧照
类似的也有喜剧片段,如华真一的一个短片是姑娘去北京六院看病,事后与她母亲视频,说有抑郁症,她母亲就拿来一个搪瓷碗和筷子,在手机里对着她敲啊敲,唱“孩儿啊快回来”。这可能是安庆附近的习俗,但很多地方有类似的仪式吧。
传灯公司的一个片,老奶奶让把七八棵细竹子砍掉,来帮忙的村民不解,老奶奶说老爷爷托梦,那几棵竹子挡住他回家的路了。
《美森谷地》说一个鬼魂在坦荡的平原上披着粉色的床单没日没夜地奔跑。它里面的汽车或诗歌都有个非常滑稽的灵魂。
《美森谷地》剧照
《还乡》有关一位姓曾的中年诗人,如写意地描绘他在汨罗江与终南山之间游荡。他选择了传统知识分子几乎自戕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必然被故乡村民和亲属们背弃的流浪生活,但执着于回湖南老家上坟,另一方面又沉浸于脱离时代的修行当中,与几个密友携女友共同上山修行。这种生活方式就是对中古某些非主流传统的招魂吧。
《还乡》剧照
招魂类的创作比较多,原因或做法之一是大家通过剪辑操控时间线的能力更强了,另一个是不少人愿意在遁入方言的时候,故意让部分对白脱离意义,以及着迷于植物和小动物。少数人还会着迷于工厂废墟、烂尾楼、破庙、没有完工的户外工地等,就是时间刻痕非常清晰的空间。
招魂不大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亚类型,虽然中华文化在古代在这个领域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流传到了今天。但今年看到的所有片,没有一个试图回到过去,只是在痛苦地缅怀和召唤,时而尬笑一下。商业化运行的各个文艺领域也都没有这个种类的例子。或许,讨论它是否可能成为抒情的一个大类,为时尚早。我不是很乐观,预感它可能在进入产业化的轨道或大众视野之前,就逐渐湮灭于荒野或干涸的河流中了。
02
残躯
我惊讶于困于都市生活的人们在逐渐放弃自己的躯体的局部。探讨肢体和大脑障碍的片,基本比例与以往没大差别。但没有功能性障碍的人们,在自我发展心理性的障碍,并且在大规模实践。我们可能也习惯了不大声说话、少走路、重复类似的食物、保养之后的皮肤最好不要进入任何使用等。
最明显是对生殖系统的放弃。性生活的诱惑非常非常小,20岁的、25岁的、30岁的故事中,各自有漠视肉体的方式,比如用单反拍照代替抚摸、用人造的光线效果代替抚摸、用烟和酒代替抚摸、用各种外在威胁的理由取消抚摸、用男权女权性别多数少数的各种政治正确理由取消抚摸。
可能的解释之一:这些都是文艺片嘛,又不是动作片。
看这个种类的片或片段,会怀疑疫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他们分明完美地保持着社交距离。
《湖边散步》剧照
极端社交恐惧的例子,有两位试图做一个人的长片,其中一位几乎办到了,他扮演了自己,还扮演了被他杀死的哥哥,前半段给母亲打电话安慰她,后半段被同事打电话催出门工作,他还虚构了一个被关掉之后会随机自己启动的投影仪,在墙上播放点好莱坞老电影的片段,有几个小段落在卫生间或玄关有点吓人。用70分钟构建一个宅男在一大套出租房中到底干了什么,剧本基本合格,虽然离高质量还差很远,也能让人猜到这里面或许有发展潜力。
残躯这个种类,多数时候对应的是通俗讲的鲁瑟片,它与中国独立电影早年的常见题材“少年拒绝进入成年阶段”相比,是青年面对中年来临的困惑。
这两种困惑是近似的,在西方影评中更笼统的称为“还保有在地文化形态的人们面对现代化的焦虑、困惑”,因为他们可能对年龄歧视,比我们更陌生,他们还在代纪差别的理解方式中。可能十年前创作少年回避成为青年的那些作品的人,恰恰就是现在创作三十出头,自我感觉一事无成,担心明年成为中年,后年就更年期的人们。
二十岁的时候,有一个电影理想,想当作家,搞搞艺术,是正常状态。面临而立之年,没车没房没伴侣,也当然心慌。可是,这样的人,TA可能已经拍了短片、写了小说(没准还出版了)、参加了几次艺术的群体和公开活动。如果我们换一个命运,TA二十岁至三十岁去发财了,三十岁确实发财了,四十岁时再写小说,为时不晚。所以,三十岁啥都没有的话,如果觉得自己缺的就是发财,开始努力也不晚。这次十荐过程中与我有比较多电邮沟通的人,似乎都明白了做影像创作不是发财的必由之路,甚至有点本末倒置。
《别克》剧照
残躯也是思想上的。十几年前少年拒绝长大的那些片,心理状态放在现在,很像通俗讲的“巨婴症”。我当面交谈过面对中年非常焦虑的青年人,仔细谈下来,TA在二十到三十岁这一段都有些伟大的完成,如TA花了大量时间陪同残障人士或罕见病人士,或留下了父母等长辈的大量影像,或有能力在自己周围团结几个志同道合者组成了小团队,或结交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这些,都是TA的父兄没能想象过的,或动过念头但根本做不到的。
应该忧虑的不是面对财富的焦虑,而是思想中的残疾。例如有没有自建的记忆系统,想象力是否被成功前辈的故事带偏了;例如很多词汇消失了,有没有搜集它们做一个自属的词库。大脑的任何部分和功能都不应该放弃,影像是大脑健全的重要辅助媒介。
在这个种类中,相对完整,身体和心理都非常健康的,我推荐的是《意义浸泡》,自发的影像实验混杂30岁男人的自述,讲到短工经历、创业失败、与大哥们的关系等,中间出现了两个女青年,都很动人。
《意义浸泡》剧照
这个种类还很不成熟,未来几年应该会增多,并有可能发展出更商业的创作,因为影院观众对此有共鸣,而且喜剧和悲剧的因素都在,肉体和思想都在。
03
爱国
有很多爱国的作品。仔细辨析了一下,有一个爱非洲某国的,爱日韩的各一个,两个爱越南柬埔寨的gopro影像,两个爱美国(华人)的,其余几十个爱的都是中国。
少年爱国与老年爱国在不同影片中表达出来的倾向,恰恰相反。少年爱国是为了不搞政治,老年是搞政治所以爱国。这有点费解,粗略解释:少年爱国是为了在思想上依赖一个TA认为超越日常政治之上的绝对正确体系,老年人是在生命历程的各个层次和可能性当中选择了TA认为最不会出错的政治正确,也就是爱国。观看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拓宽了我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少年爱国的代表作是《世纪新生》,老年爱国的代表作是《老同志》和《广场上的舞蹈》。
《老同志》剧照
有多种爱国主义,或表达出来的态度。回到故乡,怀念祖宗的文化,是一种爱国吧?展现“我”虽然在国外,也能发财,是一种华人自豪感,从而也是爱国吧?我觉得面对矛盾讲和平主义,主张对他人的宗教或生活方式的宽容,努力表达自己对国的思考,与展现高铁多长、广场花多、高楼很靓,同样是爱国主义。
青年人,或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很多作品反映。典型如三个在校生创作的《正常》、《学思湖水怪》、《导演》。
《正常》用它海报上的广告语,是“骂、拉黑、举报”的三幕动作片。《学思湖水怪》很无神论,有个浅度的发财梦、中度的未来焦虑、轻度的反抗长辈(家长和老师),对口述的否定、对航拍的病态迷恋、对爱豆的迷恋等,里面虽然城市大学生们一般在一个无语、有欲的状态,但一个村镇来的男生说了一句“我们还是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大意)。这让我很纳闷:哪一代年轻人不是战斗过来的?战斗的方式或对象有差别而已。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能够平静地渡过青葱岁月吗?《世纪新生》拍的是军训过程,就非常“战斗”。《导演》也是个战斗过程,是个伪纪录片,讲一个男生带领几个女生,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在某个“真实影像计划”中,去街头拍“苦难”,他们找不到苦难的困惑,以及强扭无家可归者为他们表演的过程。很尬。
《正常》剧照
04
性灵
口述的传统分为两端,一端是大口述,相对于宏观历史,这次的典型是《口唤》,另外有《保苗祭》系列几个纪录片,不是口述,但也是雄心勃勃的对地方传统的整理,博大复杂,多姿多彩,层叠丰富。传统绵延不绝,吾辈小小确幸。
另一端是小口述,大体对应微观历史,人类学某派讲的小传统,剧作书讲的小情节。讲述,尤其是片段的讲述,被某些研究者归结为智人的特点。片段讲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突出的位置,靠近禅宗,在古代文学中,这经常是伪托的类型,比如将一点点哲学或嘲讽寄托在一个错置的真实人物身上,从今天的影像工作分类看去,有点像伪纪录片。
微观历史讲述内部,就这次十荐看到的情况,又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长调的典型是《游神考》,局部的,貌似偶然的祭祀被怀疑具有潜在的久远价值,哲理颠倒而无厘头,悲叹生命长河的无尽和命运之手的闪现。短调的典型是《江湖说书》,它由不到十段口语讲述和一段重复了几遍的音乐组成,讲的都是不可尽信之事,但也由不得人不信,如点燃一吨炸药后发现自己在炸药中间。此片可以说是说唱风格,魅惑如渡口夜烤肉引得数人来共享,每个人讲一个短故事来酬谢分享的肉,早上发现讲述者皆是壁画上的像,他们讲的故事早已画在墙上。
《游神考》剧照
但《游神考》和《江湖说书》都不是伪纪录片。这说明小口述从文字转为影像形态,其伪托或顿悟,尚不可归类或总结。过去几年徐童纪录片的叙事也多属这一类,地方上的一件奇情小事,拉长了调子讲清来龙去脉,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也是长调。但《游神考》相比可能采取的说书风格,更接近赫尔佐格的世界观,从而是歌剧样式。
这种倾向不新不旧。
性灵倾向与招魂倾向之间,有传统信仰的存在感。好几个男青年片缅怀以前的佛教,如出自巴蜀的《永恒和一日》、四川的《牺牲》、闽南的《一个普通家庭》和《一个普通家庭2》。尤其是《觅渡》和《常州北》,据说作者是中戏大二学生,情意真切。此外还有一个杭州和一个内蒙的女青年以佛教为家庭元素和个人行为。佛教是此次十荐最经常出现的宗教,可能作为哲学,可能作为下意识的日常行为,可能作为家庭背景,也可能作为影片的前景和主体。
《江湖说书》剧照
05
公益
《小石头》有关一个都市流浪者,他身体有种疾病,使他身体一直倾斜,容易摔倒,可能智力也有障碍。这个片应该上次十荐我就看到了,这次增加了送他回家乡的内容,他家庭似乎不大欢迎他回去,这心情或多或少我能明白,但镜头一转,该村中类似病状的未成年人还有好几个。这心情,就很难平复了。
上一次十荐有过陈家坪的《孤儿》,是收治了二三十个脑瘫儿童的一个民间机构的故事。更久之前,西安一位青年去拍摄了甘肃某地一位曾取得过些许成功的人士,以针灸等为医疗手段,收护了约二百位脑瘫儿童的事例。收护的意思是,家长们非常疲惫,找到民间机构收治,部分家长不一定会再回来把孩子接走。
此次十荐,在类似探讨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治愈的短片,《板孬》,是山西一个小镇上一个老年智力障碍者的故事。很久以前他出现在村子附近,被某个好心女性带回来,给予喂养和照顾,小镇的多数人习惯了他的存在,他养父母去世之后,大家还主动给他半个盒饭,夏天给个冰棍,下雨时会收留他到自家适当地方躲雨。就是一个全镇帮助一个残疾人活到了老年的温暖故事。
蒋能杰之前的片,我看过四五个。尘肺病在很多地方都有,南方山区更多一点。
《小石头》剧照
《松格尼玛》讲述了在藏区办教育的困难,尤其是与传统教育可能的不一致。《在米尔》是大凉山支教者拍摄的未成年人,题材很常见,影像粗糙,但还是相当感人。
此次十荐,以公益为主要目的的作品,大约有20多个。我曾经两次合作壹基金的公益影像节,每次会收到左右公益片,当时除了李连杰,看片最认真的是王石。公益是一个特殊领域,拍摄器材好不好或剪辑有多少技巧,是次要问题,首要问题是需要传播力度和传播范围,就是在公共视野中保持适当的出现频次。
与公益影像类似的话题,比如有性少数群体的社会地位正常化,如《红裙下》和另一个短片,比较成功地复原了第五代的影像美学。
争取权益的倾向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女性作品,尤其是双女主(无论是否cp)作品的作者,不时表现出歧视男性的倾向。最近两年我在别处也不止一次看到过类似作品,如将男性塑造为单纯的性欲对象,或暴君+渣男+严父,或无原则无脑多金贞操暖男。这可能是女性主义作品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某种必然,随着女性主义在艺术创作中的发展,这种偏见自然会逐渐减弱。
《矿民、马夫、尘肺病》剧照
结语
影像的创造力,还在。
这个“还在”,与强烈的在地性和在场相关。短片的在地和在场使得短片可以在熟人社会与彻底的陌生人社会中来回摇摆。
影像创造的数量没有降低。
中国独立电影的一些传统类型或题材,如乡村丧葬问题(《三九》)、青殴片(小城少年街头斗殴类型,如《马路河口》和《阿辉》)、原生家庭张力(如《母腹之外》、《一个普通家庭》)等,还有人拍摄。
走出国门进行影像创作的人,还是很少,正旅居国外的华人有时会这样做。这与日本是一个对比,日本的影像自由创作中,有不少来自独立制作人对境外地域和文化的拍摄。华人的两岸三地中,以前香港也有过几位把影像拍摄范围扩大到东南亚甚至非洲。此次十荐中,这样的作品极少。
灵感来自电影的影片,有时有点难以判断它是否模仿得比较精良,或是一个游戏。这种有《公园的草地午餐》、《渡过平静的河》、《情诗》等。
后面的影评,分十个短篇章。
——张献民
.06.06
张老师在某艺术影院外,秋山珠子摄
张献民:教书、监制、演戏。每个月写两三篇电影方面的文章,多年致力于推广中国独立电影。
「导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