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传统亦有风味看文人笔下仪式感满满的端
TUhjnbcbe - 2023/12/3 6:17:00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又是一年端午到,清晨醒来,闻一闻粽叶清香,道一句端午安康,愉快的小长假正式开启。

作为中国传统佳节,端午的民间习俗颇多,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都对端午习俗留下了生动有趣的描述,记录着满满的“仪式感”。

龙舟争渡,全城同乐

点击上方↑↑图片有惊喜哟

古诗词中对端午习俗的描述数不胜数。

唐代卢肇在《竞渡诗》中就描述了“赛龙舟”的前身:“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激烈紧张的画面感十足。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张择端这幅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京金明池水戏争标的场面。水中龙船屑楼高阁,人物活动于楼内外;龙船两侧各有小龙舟五艘,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持旗,另有数只小船围游其间。画中院墙内外,人群熙来攘往,十分热闹。

苏轼在《六幺令·天中节》中写道“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可以说是屈子的“灵*知己”了。

沈从文在《边城》中的短文《端午日》中,也描写过极为热闹的赛龙舟场面:“饭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赛完龙舟,湘西人民还会在水中捉鸭子,全城同乐,十分快哉。

吃粽子,甜咸都有好滋味

点击上方↑↑图片有惊喜哟

当代文学作品中对端午美食的描述非常丰富。

老一辈文学家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谈吃》中描写了各种珍馐。谈及端午,更是直接把它定义成了“粽子节”。在梁实秋笔下,“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苏童在回忆祖母的文章中也写过家乡的粽子:“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

作家迟子建在《故乡的吃食》一文中,除了包粽子的习俗,还提到了粽子有甜、咸两种口味:“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

如今的粽馅不仅有红枣、豆沙和腌肉,还有小龙虾、榴莲、辣条等“暗黑”配方,不知作家们是否会啧啧称奇?

春夏交替,“驱邪”养生

点击上方↑↑图片有惊喜哟

佩香囊、挂艾草、沐兰汤、饮雄*……这些习俗和古代的“驱邪”观念分不开。

陆游在《乙卯重五》中提到了挂艾草、点朱丹:“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描绘一幅节日气氛浓厚的乡村画卷。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这首描写妇女过端午的《浣溪沙》,刻画了古代女子如何按照民间风俗,沐兰汤、缠彩线、挂小符、互致节日祝贺的场景,别有一番浪漫风味。

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在《缘缘堂随笔》中,记录了自己幼时过端午节的情景:“那时乡镇卫生条件差,夏天蚊虫多,容易传染疾病。端午节正是春夏交替的换季时节,容易得病。据说,苍术、白芷和雄*可以驱除*虫及*气;至于门上的王字呢,据说是消*药的储蓄;日后如有人被蜈蚣*蛇等咬了,可向门上去捞取一点端午日午时所制的良药来,敷上患处,即可消*止痛。”

虽然“驱邪”已经是旧时的说法,但季节交替注重养生,也是古人留下的经验,香囊也成为这一天最流行的装饰品。

鸭蛋好吃还能“挂”

点击上方↑↑图片有惊喜哟

作为中国作家中的“资深吃货”,汪曾祺笔下的端午自然少不了对美食的描述。尤其是对家乡高邮的咸鸭蛋,更是“爱得深沉”。

在散文《端午的鸭蛋》中,他写道:“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文人们笔下的端午,似乎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和情趣。绵延了数千年的传统佳节,不仅凝聚着乡情、承载着回忆,更寄托着希望家人身体安康的美好心愿。“仪式感”只是对外在形式的表达,美好的内核才是节日、民俗真正的意义。

佳节来临,粽叶飘香,祝愿每个人,端午安康!

00:15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亦有风味看文人笔下仪式感满满的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