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之一,无锡自然也有赛龙舟。其实无锡不仅赛龙舟,有人研究,无锡还是中国龙舟的发源地,这要早于湖南汨罗年。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于公元前年,因报国无门于汨罗江投水而逝,所以大家就把湖南汨罗当成了中国的龙舟的发源地。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纪念屈原之前,春秋时期的吴国(今无锡)就有了端午赛龙舟的地方风俗。
而无锡的这个端午龙舟竞渡比赛,也是为了纪念楚国另一位伟大的人物伍子胥(汉赵晔《吴越春秋》认为:“龙船(舟)之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北宋高承《事物纪原》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
无锡当地民间传说,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在公元前年的五月初五将伍子胥赐死,抛尸于太湖北岸阖闾城附近的闾江口(今天无锡的胡埭镇)。
吴人畏龙崇拜龙,吴地原住民皆断发纹身,就是以龙子自居。
吴国人敬爱伍子胥忠诚爱国精神,缅怀他对吴国做出的伟大贡献,为防止江湖中的龙吃伍子胥的尸骨,便在闾江口外的太湖中划龙船,让龙误以为还有同类争食,再投粽子饲喂龙让龙好吃饱了离开,他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来保护伍子胥。
伍子胥
当然夫差发现民间纪念伍子胥后,就开始严禁。吴国灭亡后,越王勾践为了收拢吴国民心,就下令重新开始端午划龙舟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比屈原早了年,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龙舟发源地,是不是更应该属于无锡呢?
无锡龙舟,蓉湖竞渡
到了宋代,无锡人将龙舟赛转移到了城内的西水墩护城河和城北*埠墩运河里举行,以方便市民观看,这样也扩大了纪念的规模让纪念意义更大。
“年年竞渡闹龙舟,爱向芙蓉湖上游。”无锡诗人杨抡在《芙蓉湖棹歌》中描写出了蓉湖竞渡的盛况。每年端午,无锡的龙舟赛万人空巷。
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自然也培养出了无锡人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清稗类钞》记载,南明弘光元年五月初五无锡百姓正在*埠墩运河边观看竞渡,突然人声大哗,只见一匹快马飞驰入城径向县衙而去。很快大家知道,清军占领了南京后然后派人来无锡勒令百姓剃发。这一下龙舟赛立即停止,市民纷纷逃回家中。
很快,无锡、江阴和宜兴的民间就爆发了反剃发运动。
华允诚
无锡一代忠臣华允诚,三年拒不剃发被清军惨杀;顺治二年六月二日,江阴近10万人公推安徽人程璧为首领,正式拉开了长达81天、死亡17万人的反剃发的惨烈的江阴保卫战。
江阴保卫战
从这时开始无锡的龙舟赛长期停摆,直到清朝中后。
到了清末民初,无锡随着无锡米码头、布码头等的兴盛,民族工商业快速崛起,无锡的端午龙舟赛再度兴盛。
最多时,无锡的参加龙舟赛的龙舟多达十三条半,比清朝宫廷在颐和园昆明湖中举办的有9只龙舟参加的比赛还要壮观得多。
为什么无锡的龙舟比赛会是13条半龙船呢?
因为它们代表了14座无锡各个神庙的14条龙:1.北门府殿老*龙;2.江尖上关帝庙青龙;3.北水关小*龙;4.梨花庄延圣殿老绿龙;5.泗堡桥四宝龙;6.南下塘南水仙庙乌金龙;7.南门张元庵紫酱龙;8.小南海聚宝龙;9.船厂里洞渊行宫的小绿龙;10.西门四大王庙金钱龙;10.西水墩太保龙;.12.东门延寿司殿五色龙;13.大小河上小白龙;14.惠山四大庙的“半条”乌龙。
无锡4大庙的这条乌龙之所以被称为“半条”,是因为它有时候参赛、有时候又沉在龙船浜里缺席,不固定参赛。
我们知道船都是木制的,为了防止不用时干裂,比赛完成后,大家便将龙船沉在河浜内,等来年比赛时再起出修理使用。
因为无锡的端午龙舟比赛一直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内,所以到了抗战之前的年,无锡的龙舟比赛因参赛的船太多而不得不移师太湖、规模达到了鼎盛:参加竞的各种船多达多艘,无数的渔船也赴湖中一旁观战。
这种情况自然也是日本人所不乐见的。
在年后,无锡的龙舟比赛停止。即便是日本人投降后,无锡的龙舟比赛盛况,再也不复从前。
无锡的龙舟比赛,其中有很多积极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民族精神的内化与外现。
希望无锡能够:一、把端午龙舟比赛当作无锡的民俗文化来继承与发扬光大;二、申请无锡为中国的龙舟发源地,并把无锡的龙舟文化申遗产。
如今的无锡太湖龙舟赛
(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