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若无我,万物自然缤纷》
屈原,德配天地,光衬日月,千古流芳,万载常青……
其形象之伟大,源于肩负道义,脚踏“路漫漫其修远兮”之正道。
诗人面对人世间:天问,哀民生,上下求索……
诗人面对自然界:春蘭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诗人熟稔阴阳之道:沧浪之水清兮,濯缨;沧浪之水浊兮,濯足。
道义,在天、地、人之中。
璀璨而不朽的芸芸诗篇,蓊蓊葱葱着:文以载道。
屈原,在践行正道的征途中饱经沧桑,而永远不会老去。
其永垂不朽,千古流芳,岂是因为自投汨罗江?
屈原是传道者,更是得道者。
而他为何又投江?
得道,而顺道,而顺承天、地、人之态势。
那一季,秦军侵占了郢都,国破家散,楚国大势已去……他领略到了天下将被秦国一统之时势;
十多年间,辗转沅、湘、汨罗,却难觅宜居之地;
奔波流离,缺衣少食,人情冷暖炎凉;
在如此天不时、地无利、人难和的境况,或许还疾病缠身……遂感觉来日无多,与其葬身异地陌土,不如预先沉入“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的江水,莫许还可下洞庭、入长江、溯汉水,时而望一望故国家乡……
如此来看,不是在天地间依道而行、顺势而为么?
眼若无我,万物自然缤纷。
心若无私,天地便为之一宽。
行走在天地之道上,从来不会绝望,不会颓朽
·
·
·
(庚子季秋·爱晚亭)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学习群落·选辑)
·
*韶山村韶峰水库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