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被流放到汉北地区的屈原踽踽独行在一片落叶飘零之中。
眼前落叶枯*,远望田野苍茫,眼前的景象让屈原的心情更加悲凉。
一阵寒风吹过来,原野上的枯草随风飘动,屈原看着在风中无依无傍的柔弱草叶,想到自己如今的境遇,不由再次把目光投向远方,似乎想要一眼望到远在郢都的君王。
屈原塑像,网络图可是,目光所到之处,尽是落叶与野草,哪儿有曾经熟悉的宫殿,哪儿有曾经对自己亲切无比的君王,又哪儿有那些自己曾经无比厌恶的群臣呢?
屈原的君王是楚怀王,一位试图改革弊*、发愤图强的大国君主。
楚怀王曾经非常信任和赏识屈原,在屈原只有20岁时就把他召入京城,任命为鄂渚县丞。正是在这个职位上,屈原得以小范围实现自己造福百姓的理想,把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做了不到一年时间县丞后,屈原被提拔为楚怀王左徒。
左徒是个很重要的职位,职责包括:对上,和国君议论国事,对内,号令群臣,对外,负责与各诸侯国的外交往来。
屈原故里,网络图这时的战国七雄中,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七国中的霸主,隐然有要和最大的楚国对抗的意思。
为了对抗秦国,屈原多次劝说楚怀王要联合齐国来一起对付秦国。
在屈原的反复劝说下,楚怀王终于同意联齐抗秦。
公元前年,屈原第一次出使齐国。
屈原的出使非常成功,齐国答应和楚国联手,一起对付虎视眈眈的秦国。
屈原一下子成为楚国的风云人物。
屈原画像,网络图这当然并不是屈原光辉的顶点,他还有着诸多的*治理想要实现,而楚怀王的赏识正好为他提供了发挥空间。
公元年,屈原开始着手进行改革,试图以律法的形式对当时贵族及统治阶层种种不良现象进行约束。
楚怀王对屈原的变法持支持态度,他同样希望改变楚国弊端,让楚国拥有更强的综合实力。
变法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楚国内的形势为之发生很大改变,达到了屈原的预期目标。
但是,被屈原变法惹得恼怒不堪的贵族阶层开始反击,他们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不得不停止变法,罢免了屈原的官职,将他流放到汉北地区。
屈原画像一阵寒风吹来,屈原不禁打了个寒噤,从对往事的回忆中回过神来。
他望着天边逐渐隐没的太阳,只觉得心头滚动着无边的忧伤,那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叹,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还有对顽固贵族们的失望和愤慨。
他缓缓地走在秋天的风中,不由轻声吟诵道: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离骚》,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在诗歌的开头,屈原回顾了自己的贵族家世,以及父辈对自己寄予的厚望,而自己自幼也注重学习知识,提高才能,拥有诸多的优良品质,对贫困百姓深切同情,颇具忧国忧民的情怀,很快就以自己的才能和品质得到了君王的重用。
然而,即使被君王重用,他仍然没能实现自己报国济民的理想,被谗言所害,流放到荒凉的汉北地区。
在汉北地区,屈原举目无亲,境遇凄苦,他在感慨自己命运的同时,也由衷地哀叹自己不能再为百姓谋福利: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的这首《离骚》满是对自己不平遭遇的诉说,是理想没有得以实现的痛苦和苦闷。然而,此时刚刚27岁的他根本想不到,巨大的国家和他个人的悲剧命运还远没有到来。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顷襄王和楚国的执*贵族们一起狼狈地逃出都城,疲于奔命,不知所终。
正在第二次流放之中的屈原听到楚国都城沦陷的消息之后,极度绝望和悲愤,于是他投汨罗江自尽。
这一年,屈原62岁。
《离骚》--屈原的诗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33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