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他尽人皆知,却半生生活在仇恨里
TUhjnbcbe - 2023/9/23 20:05:00

伍子胥,苏州与嘉兴两城的始创建者。安排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安排刺客要离刺杀公子庆忌,帮助公子光成为吴王,启用名将孙武,以三万兵力进攻强大楚国二十万兵力取得胜利,几将楚国从历史版图中去掉。

他自言日暮穷途倒行逆施,将仇家从坟墓中刨出鞭尸三百以泄恨。被后世称为复仇之神。

他在逃亡的路上一夜白头,穷困交加沿路乞讨,被后世称为丐帮鼻祖。

他建言无功,被赐身死,要求后人将他眼珠挖出悬挂于城门之上,他要亲眼见证自己的预言成真。

他彪炳千古,人尽皆知,却半生生活于仇恨当中。

今天,他所一手营建的姑苏城已历经年,成为国内一线城市,经济繁荣,民生殷实。以他命名的子胥快速路每天车流不息,以他命名的胥江船只熙攘。

今天,他或已成神,九天之上,当他看到今天的苏州,不知道他是欣慰于苏州今天的成就,还是当初复仇成功的放下,亦或更多想到的是在家族没有变故之前,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费无忌的人开始。

当时伍奢是太子太傅,费无极是太子少傅。想来副职不甘于正职的领导,于是龌龊开始了。

太子建到了适婚年龄,熊弃疾让费无忌去秦国迎赢姜回国与太子完婚。费无忌回来说赢姜太漂亮了,建议熊弃疾自己娶了。而熊弃疾居然觉得这个建议挺好,就这么办理了。

给儿子娶的媳妇变成了自己的媳妇,这事不怎么光彩。如果是你,会跟自己的领导这么建议吗?你肯定不会,但是费无忌可以,哎,他真的这趟建议了。

费无忌能够对熊弃疾如此建议无非有几种可能,一是此前两人办的龌龊事不少,所以再不靠谱的事情也毫无心理压力;二是费无忌进行了一场博弈,*治豪*;三是费无忌号准了熊弃疾的脉,投其所好。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费无忌胜利了。随着赢姜的得宠,费无忌的身价也水涨船高,在老熊那边说的话也就更好使了。

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费无忌跟老熊说伍奢与太子建密谋反叛。老熊又信了,将伍奢下狱。费无忌本着斩草除根的想法,说伍奢的两个儿子是为后患。老熊再度传召伍尚和伍子胥来报道。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一样的认可这个局势,伍尚与弟弟伍子胥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伍子胥选择了逃,伍尚选择了与父同赴难。

史传后来的伍尚留下遗言,要自己的弟弟伍子胥要为自己和父亲报仇正名。这个事儿我认为不太科学,因为他原本也可以自己选择这条路。毕竟留下来要承受背父背君的骂名,要承受独自逃亡的艰辛,要承受无力保护家人周全的心理压力。更何况复仇面对的一个强大的楚国国君,要在很长的时间里时时用仇恨来警醒自己,作为哥哥他真的希望自己的弟弟这样去生活吗?

史上记载了伍子胥历尽艰辛逃出了楚国,但是到吴国之后如何取得公子光的信任这一段没有记录。我猜测他应该是先结交了专诸要离这些江湖侠客。然后游说公子光可以协助他登上王位,毕竟这种诱惑力是巨大的。

历史经常出现这样的巧合,一群有野心有能力的人经常会出现在同一时代。

他们后来所从事的事情说起来也有点不光彩,采用暗杀的方式谋取王位。这种事情我们也很难去通过是非评判。如同李世民的宣武门之变才成就了后来的贞观之治。公子光成为吴王之后也一度造就了吴国的强盛。

不光彩的还有一点,是刺客行刺后基本都是没有生还的,而按当时的刺客文化来讲,没有一定非常铁的交情,刺客也不会去做这种事。所以,无论事专诸还是要离,他们与伍子胥的关系一定事非同寻常的。让兄弟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去帮助自己完成某项事业,不知道在他的内心世界中所留下的心理阴影能持续多久?

公子光成为吴王,也就是后世的阖闾。伍子胥成为相国。大权在握的他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进军楚国复仇,而是富国。营建城池,发展民生。第二件事情是强兵,启用孙武治军,孙武统率的吴军战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富国强兵之后的伍子胥依然没有大举进攻楚国。而是先采取了袭扰战。三股特种部队轮番佯攻楚国。

袭扰战的精髓之处在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对方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吴国以小股兵力骚扰,却对楚国的国力进行了巨大的消耗。

这种道理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应用,比如使用一些科技前沿类的术语作为噱头,卖一些实际毫无技术含量的东西。

伍子胥这一系列的布局和动作,充分体现了他的隐忍。

隐忍也是延迟满足的一部分,但是这种隐忍是有代价的,时间跨度太大,他的杀父杀兄的仇人熊弃疾在这一阶段寿终正寝了。

复仇计划依然还在持续,在楚国外患频发的时机,吴国三万大军开始进攻楚国。吴王阖闾,弟弟夫概,相国伍子胥和大将军孙武全部参与了这场战争。

大军从姑苏出发,很快就打到了距楚国国都不远的汉水,陈兵与汉水之东。而楚国在这一时刻并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毕竟他们有二十万兵力。并且制定了很好的作战计划,一方面陈兵汉水阻击吴军,另一方面抄后阻断吴军后路,再前后夹击,灭吴军于楚地。

吴军意识到了楚军动作,大军迅速后撤到大别山与小别山之间的柏举。按现在地图高速行车距离,从苏州到汉水近一千公里,再后撤到柏举又是数百公里,而在那时或许距离更长,所以唯一的优势在于,他们先行抵达有休整之机。

楚国的计划很好,但是执行出了点问题。争功夺利的驱使,子常抛弃了原本制定的作战计划贪功冒进,在柏举率先与吴军发起战争,结果大败。以当时的兵力对比,楚国绝对是远远超出吴国的。但是战争,从来不是按人数多少定输赢。

柏举之战,楚军全军覆没,楚国被迫迁都。夺下楚国首都的伍子胥做出了惊人之举,将熊弃疾从墓中刨出,鞭尸三百。

这个桥段保守世人诟病。毕竟人死为大,鞭尸太不合常理。但是伍子胥的经历哪出可以用常理来算?父兄都被冤杀,自己亡命天涯,仇恨在胸数十年而不得宣泄。所以不管世人如何评判,毕竟被冤杀得不是他们得亲人。对于伍子胥而言,这就是一个心理完成。也许此举之后,在睡梦之中,他可以不再保守复仇之煎熬,他可以告慰他父兄在天之灵。

说伍子胥眼光独到也好,说心狠手辣也好,他的确看穿了勾践。他反对夫差攻齐,主张杀掉勾践,灭掉越国。

显然他与夫差没有与阖闾那种默契。这也是很多老臣与新君常有得疥癣。比如后来得商鞅与赢驷。不是说谁能力有问题,就是那种关系很难和睦。现代职场仔细注意一下都会发现此类情况得出现。

所以夫差有时候并不是从内心觉得伍子胥得建议不对,而是就是一种要对立得心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坚持出兵齐国并取得胜利,在伯嚭的建议下赐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的悲情没有因为死亡而结束。他自杀之前要家人将自己的眼珠挖出,悬挂城门之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军攻入姑苏。话传到夫差耳中,夫差大怒,将其尸身抛入江中以泄愤恨。那天,是五月初五,比后来的屈原投身汨罗早了许多。

数年后三千越甲攻入姑苏,夫差求和不得,自裁前白布蒙眼,羞于在另一个世界中与伍子胥相见。

纵是预言成真,可是在这个桥段当中,谁又是那个胜利者?

回到伍子胥逃离楚国,他原本可以隐姓埋名,娶妻生子,平静而安然得度过一生。但是他将无法摆脱苟且偷生得心理困境;他选择了复仇,却一声无法消除仇恨之火时时刻刻得焚烧。

悲情,还是悲情。

今天,在苏州,除了以他命名得道路和河流,还有伍子胥墓和伍子胥纪念园。从距离来说,胥口得伍子胥墓现在也叫胥王园是可以凭古之所。但是原本得建筑毁于文革,现存为重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门票。所以我们先选择了每天去工作室所经过的子胥快速路和工作室门前的胥江为访古重点。

至于那两处,我想等到春暖时节花开时分,有朋自远方来,帮我买好门票,我假装推辞再三推辞不掉,勉为其难的一同进入园中,再给他们讲讲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前这片土地上风云激荡的故事。

谨以此文致敬伍员。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尽人皆知,却半生生活在仇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