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源著《解读岳阳楼》书影
范仲淹真的没有到过岳阳吗?据笔者考察他至少有7次可能到过岳州。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否曾亲临其境,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因为,中学老师讲课时说他没有到过岳阳,是凭借着滕子京给他寄去的《与范经略求记书》与所附《洞庭秋晚图》,和他生长于太湖之滨,后又宦游江海及鄱阳湖,以其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学识,横溢的才华,挥就此文。所以这种说法,可谓根深蒂固。
那么,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到底来过岳阳没有?岳阳有何培金和江立中两位先生进行过专题论证,认为范仲淹来过。何文发表在年《云梦学刊》第2期,认为范仲淹可能来过岳阳两次:“一次是明道二年()安抚江淮之时,一次是庆历六年()撰写《岳阳楼记》之时”。江文发表在年《云梦学刊》第1期,谈了范仲淹来过岳阳的3条理由:1.“地方志中有丰富的资料记载,说范仲淹曾读书安乡”;2.“近年,在岳阳发现有范仲淹的田庄”;3.“从范仲淹的诗文看,他应当到过岳阳”。对此,拙著在《范仲淹千古雄文》和《〈岳阳楼记〉写于岳阳》等文章中也进行过综合考察,认为至少有7条材料,可以说明范仲淹来过岳阳。现将考察内容综述于下。
范仲淹画像
1.范仲淹曾于明道二年(1033)奉旨安抚江淮水患,其辖区已近武汉。因为他此行是为了考察水患的原由,所以很可能到洞庭湖来调查情况。比如年洞庭湖发生特大洪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此指导抗洪工作,就曾往重庆等地考察。由于范公到了洞庭湖,这才有他1034年被贬浙江桐庐所写3首诗的内容。
陈湘源著《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书影2.清岁寒堂版《范文正公全集》收录了3首诗,吐露了范公到过洞庭湖的端倪。其卷三录有他1034年贬谪浙江桐庐所作《新定感兴五首》,第4首:“去国三千里,风波岂不赊。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第5首:“江上多嘉客,清歌进白醪。灵均良可笑,终日著离骚。”以二诗论,范公是到过洞庭湖的,不然,他怎会联系曾经活动于此地的屈原发感慨?又怎会有“回思洞庭险,无限胜长沙”的感受?此时,他还写有《赴桐庐郡淮上遇风》:“圣宋非强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义,尽室任风波。舟楫颠危甚,蛟鼋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也是联系汨罗江和屈原抒发情思。江文对此论证得更深入。
何林福著《岳阳楼史话》书影
3.何林福广东旅游出版社年版《岳阳楼史话》收录了范公的《题岳阳楼联》:“揽辔登车,一世澄清需满志;读书观*,万家忧乐尽关心。”拙著《〈岳阳楼记〉写于岳阳》一文认为,这副对联是有感而发。“揽辔登车”,典出《后汉书·*锢传·范滂》:“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范滂也是受过不公正待遇的,一经取用,仍忠诚不改。滕子京是在半年之内,既遭拘押审查,又连遭3次贬谪,可是到岳州后,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百姓办事。上联写范公深深地被滕公的遭遇与作为所感动,借用此典故激励自己,要保持晚节,终身为“澄清天下”奋斗。“观*”即从*。语出《书经》:“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下联是范公对滕公的颂扬,尽管滕公职位不高,最高官阶也未超过四品,而他总是“万家忧乐尽关心”,屡遭贬谪后,在岳州还做出了这样喜人的*绩。这副对联,应写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后,是来岳作记时的作品。
范仲淹画像
4.明隆庆《岳州府志》及《直隶澧州志》、《安乡县志》中,有“宋范仲淹,苏州人,幼孤,从其母归朱軏,宰安乡也。仲淹随之,稍长,筑室鹳江北读书焉,今曰书台。”特别是南宋宝庆三年(1227),澧州军事推官任友龙撰《文正公读书堂记》云:“范文正公读书堂,乃湖右常平使者兼澧州守料院董侯所建也。初,文正公少孤且贫。从其母归朱氏。朱氏宰之安乡,公侍母偕来,尝读书于老氏之室,曰兴国观者,寒暑不倦,学成而仕,为时名卿。邑之士咸知敬慕,筑堂祠之。既毁于兵,庆元初,宪使范公处义复创于观侧,因陋就简,将颓圮矣。”因庆元初所建读书堂“将颓圮”,所以才有这第3次重修。写记之时,距范公去世只有年。江文对这条材料考证得非常深入。此外,安乡县还有“读书台”、“洗笔池”等古迹。说明洞庭湖畔的安乡是范公的第二故乡。
何培金何光岳杨一九著《岳阳楼志》书影
5.范仲淹在岳阳市云溪区置有大片田庄,后由其子范纯仁亲笔签写“付约”作为陪嫁给了其孙女婿毛长发。今岳阳《毛氏族谱》录有“付约”和相关记叙。何文和拙著都引录了《附外家范氏付约》,并作了深入论证。“付约”中记录了一座很大的庄园,有几十间庄屋,有水田旱地,有茶山柴山,还有湖一个。购置这么大的一份私产,范仲淹能委托他人办理?范公素来节俭,入仕后“非宾客不重肉”;逝于徐州时,衣箱中竟找不出一件好的衣物用于殡殓;且他一生办事严谨,购置这么大的一笔家业,他能不亲临实地?
6.范公迟迟不动笔写《岳阳楼记》,应是他要来岳考察的原由之一。何文认为,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写于宋代庆历六年六月十五日,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落款为“六年九月十五日”,相隔3个月,是范公可能来岳阳写记的理由。但拙著《滕子京〈与范经略求记书〉撰递于庆历五年》一文论定,滕公求记是“庆历五年六月十五日”。据此,两者相隔的时间就有整整15个月。对于范公为何要亲来现场考察、撰写的理由,拙著《〈岳阳楼记〉写于岳阳》一文进行了论证。主要原因是,范公庆历新*失败后,自己曾一度出现消沉心态,但他毕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臣硕儒,担心因庆庆新*失败的同仁们出现同样的心态,甚至“阴愤阳惨”,“慎微虑危”(尹洙《岳州学记》),影响国家民族利益。因此,他必须找个典型,写一篇“策励宣言”式的文章,既自励,也鼓励同仁,并向守旧派表示改革派对国家的忠诚。这时,滕子京进入了他的视线,岳阳楼又是极具影响的名胜。故亲来岳州实地考察,并撰就《岳阳楼记》。
明代董其昌书岳阳楼记
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他来过岳阳的内证。一是“登斯楼也”,是范仲淹现身说法:“余观夫”。“余观夫”,意为我站在岳阳楼上仔细察看这里的环境。意思与杜甫《登岳阳楼》诗云:“今上岳阳楼”相同,一说我看,一说我登,都是亲身所为。范记是写给同时代的人看的,应当实事求是,切不会妄言谎说。二是景物描写地方特色鲜明。洞庭湖“吞长江”,是因为古云梦泽的淤积升高,乃至逐渐消亡,和洞庭湖区的构造沉降不断加剧造成的。“吞长江”,却江水反入洞庭湖。可能在五代或宋初才出现,始见于宋代早期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土人称这种现象为“水神朝君山。三五日后即返”。见于诗文,范记为第一。三是落款“时六年九月十五日”。年月日记叙得清清楚楚。范公今存还有四记,除《清白堂记》署“宝元二年月日”外,余皆无时间款。另考欧阳修《偃虹堤记》,落款“庆历六年月日记”;尹洙《岳州学记》,落款“庆历六年八月记”,都没有具体时间。这说明具体时间与其作记无关紧要,故略之。范公却记叙得如此清楚,说明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就是他亲临岳阳作记的日子。综上所述,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来过岳阳的。说他没有来过岳阳,是因为楼钥的《范文正公年谱》,没有范公到过岳阳和洞庭湖的记述造成的。对于楼钥的失和误记,何文作了考证,拙著也引了,此不赘述。
年12月21日配图发
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陈湘源,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遗专家库专家。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主笔撰写《湖南地方剧种志(三)·巴陵戏志》。年从事文物工作后,出版个人专著《岳阳说古》《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等11部。参与主编《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名邑》等多部;参与编撰和审稿《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等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省、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