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
端午节来临。
年,我国的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来源,在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的历史人物起源说,是根据南朝齐、梁朝代吴均的《继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通过文中“包粽子驱赶蛟龙抢屈原的米吃”及“赛龙舟伤屈原投江”的记载,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笔者自小生活在祖国的长江之北,多年来的五月端午日的风俗是吃艾草煮过的鸡蛋,等十几岁的时候,才增添了吃粽子这一内容,至于赛龙舟,更是没有这个内容。所以说,端午节起源于屈原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既然北方的端午节并不总是拥有如荆楚地区的吃粽子、赛龙舟等用来纪念屈原的内容,那么至少可以推出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风俗来源于比屈原时代更早的共同文化理念。
虽然如此,现如今,每逢过端午节,人们就会自觉地联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这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约定俗成了。
今天来演绎一下《史记》所记载的有关屈原的内容,来缅怀教科书上说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正文
1.俊才担国任,强国勤作为
屈原,芈姓,屈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名平,字原;自己起名正则,字灵均,和楚国的王室同姓。他担任楚怀王的办公厅副主任。屈原博闻强识,深得国家的兴衰治理之理,熟悉外交内*的文书辞令及礼节,他以强大楚国为自己的*治追求。
原文说屈原担任“左徒”一职,“左徒”是楚国特有的官名,周朝时期,中原诸侯国无此官职。唐人张守节释义:“盖今左、右拾遗之类。”,大概相当于检查、进言及日常帮手,姑且译为办公厅副主任。《芈月传》上那个喊着“月儿好看”的*歇比屈原小三十岁,其实真的非常有才,也曾担任楚顷襄王时的左徒。其实真正的爱好学问的人,是不会被芈月的美貌所吸引的,其中的奥秘,大家自己悟吧。至于今人广泛流传的那个民国大师金岳霖痴迷林徽因竟终身未娶的故事,恐怕也是民国“鸳鸯蝴蝶派”遗老遗少们的一厢情愿。
楚怀王十分信任屈原。如此以来,正如俗话说的,有人疼有人爱,就有人羡慕嫉妒恨,绞尽脑汁来使坏。和屈原同级别的另一个副主任上官大夫就想害屈原。恰好有一次,屈原勤劳工作、一气呵成了一部民事法典,条理清晰,公允得当,旁征博引,论述潇洒。上官大夫一直想评个职称,苦于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见到屈原这部即将杀青的煌煌巨著,顿时眼前一亮,苦苦哀求屈原挂个名。屈原素来鄙视上官大夫的人品,直接一口拒绝了。(原文是“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这句话,给人一种明抢豪夺的匪气之感,所以稍作演绎。)
2.小人放暗箭,忧国作《离骚》
上官大夫怀恨在心,瞅准楚怀王喝酒看歌舞正高兴的时候,给楚怀王敬了一杯酒,充分发挥出了作为办公厅人员好打小报告的技术专长,小声对楚怀王说“屈原那部民法典就要出版了,前日看见屈原,聊了会,屈原说,除了他,谁也没有他那个文字和法律水平,今天楚国人人懂法守法,都是屈原的功劳,楚王现在每日唱唱歌,喝喝酒,混混日子就可以了。”怀王听了,十分生气,从此对屈原疏远了,重要的事情不再委托屈原去办理。
凭借敏锐的感官和头脑,屈原感到了这种疏离。在工作清闲的时光里,屈原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了看自己热爱的楚国,他发现整个的王国,楚王不分忠奸,大臣们忙着拍马屁钻营权力积累金钱豪宅美色和香车宝马,为了利益,官员和商人互相勾结,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流言蜚语和浅薄无趣的伶人戏子来遮蔽天下的公平与正义,敢于为民所言为国发声的不被楚国所容纳,人人觉得正直敢言都是傻瓜。看到这种种的亡国之相,屈原忧愁愤恨,经过深深的思考,写出了《离骚》一书。离骚,就是遭受祸事真让人发愁啊。屈原明于律法,公正敢言,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却受到小人背后捅刀子,被楚王疏远,这就是遭受了祸事。遭受了不白的冤枉祸事,屈原肯定要在《离骚》里面将自己的悲愤发愁之情书写的淋漓尽致。
所以《离骚》有名句,“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是说,人的各方面到了最不行的地步,大概都会求救于老天和父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老爱喊“妈呀”的心理基因。
除此之外,屈原在《离骚中》除了呼吁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