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然(河北)
又逢一年仲夏五月,端午佳节。
提起端午节,我们立刻想到的是龙舟竞渡,棕子飘香,以及抱石自投汨罗江的诗人屈原,虽然东汉时的蔡邕在《琴操》中记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先贤介子推。
我们甚至还会想到明朝冯梦龙的《白蛇传》,许仙经不住法海诱骗,在端午节这一天给白素贞喝了雄*酒,致使一位美丽的娘子,瞬时变回白蛇。
可以说,是这些源远流长的传说,构成了我们今天的端午佳节。
小时候,自我记事起就知道,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年临近端午,母亲都会提前备好糯米、金丝小枣、红小豆,提前一天包好棱角周正的棕子。
在端午这一天,母亲取出事先煮好的凉棕,剥开缠裹的线绳和碧绿的苇叶,将雪白糯米包裹着红枣、红豆沙的香甜的棕子,盛放在我面前的白瓷小碗里,再在上面撒上一层细细的白砂糖,配上瓷碟里凉拌的青翠蔬菜。还未开吃,口水已经溢了出来。
这构成了我成年后无数次关于家、关于端午的回忆。我记得小时候端午节这天,家里是不开火的。从这一细节来看,似乎母亲的纪念传统,与有关介子推的寒食节更接近一些。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与考证,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寄托了中国人对于传统习俗的喜爱,和内心深处对古人的高尚情操的追崇与良好祝愿。
人们在这一天吃棕子,赛龙舟,燃艾草,吟诗作赋。尤其是诗人圈子里,更是直接把端午节称为诗人节,表达的其实都是对诗意慢生活的呼唤与回归。
自古关于端午的诗词有很多,可见端午与诗歌的渊源。比如北宋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再比如宋代文天祥的《端午感兴》:“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4个节日主题不同,但召唤的都是与亲人的团圆,对逝者的祭奠,以及对心目中那份美好情愫的回味与凝神,为繁忙纷乱的日常生活拨出了一瞬诗意的宁静。
就像我小时候在端午节这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洗干净手,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艾叶,放在鼻子下轻嗅(母亲说,五月初五嗅艾草,可以祛除秽气病疾),耐心等候着母亲剥开棕叶,将雪白糯米包裹红色小枣的亮晶晶的棕子,盛进我面前的白瓷小碗,再在上面细细地撒上一层白砂糖,等候母亲说一声:吃吧!
这一切,在如今想来,充盈着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而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正是我们精神深处想要追寻的诗意存在。
陈世襄在《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一书中说,中国诗歌以超轶于寻常人生的深层意义与崇高时刻的体认,代替了中国人的宗教生活。它将人们从狭隘的自我中解封,并在更高的存在层面上将他们聚合在一起。
古罗马著名语言大师西塞罗则认为,“宗教”一词的原意,即通过反复努力以达成谨言慎行。这便不难理解,人们更多地将端午节与诗人屈原联系起来,通过强调端午节日的仪式感,来表达对诗人屈原的敬重和对诗歌的敬意,从而更深层地表达出中国人对于超出日常生活层面的、更为深邃的精神信仰。
施施然,本名袁诗萍,诗人,画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诗画集《走在民国的街道上》(台湾)、诗集《青衣记》《唯有黑暗使灵*溢出》《杮子树》等。作品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等报刊,曾获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文学奖励,部分诗作被翻译为英语、瑞典语、韩语、罗马尼亚、哈萨克等语言推介到海外,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画展并被收藏。
欢迎投来文学随笔、散文、散文诗、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字,标题注明“浣花溪”。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择优刊发到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上。投稿信箱:huaxifukan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