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徐亚平欧阳林
6月25日,记者走进汨罗市桃林寺镇高丰村,只见一畦畦整齐的稻田里,稻穗开始泛*,谷粒饱满,微风吹来,清香弥漫。“再过20来天,早稻就可以收割了。”村支书谭振端喜笑颜开,“全村改造农田亩,增加了亩优质良田,预计今年早稻可增产30万公斤。”
高丰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村,由原四塘村、高峰村和园艺场3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数量少,地力弱,分布碎片化,农业效益不高。年,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高丰村朝北冲组实施后,将亩散乱的小块农田整为一体,成为平整方正、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种了一辈子“巴掌田”的村民大开眼界、大受启发,将各家各户分散耕种的“巴掌田”和“斗笠田”主动集中流转,合并改造整理成大田。
放眼望去,起伏的丘陵地带、斜坡地块变成了方方正正的平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今年6月15日,省委副书记朱国贤调研该村“小田改大田”工作后,充分肯定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他指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同责,快速推广“高丰经验”,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种粮效益,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
两侧稻浪翻滚,中间沟渠纵横,生产便道首尾相连。“农用机械可以顺利开进田间,实行机耕、机播、机管、机收,既能推动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又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桃林寺镇*委书记*光大说,“原来的田埂弯弯曲曲,现在通过改造,将其裁弯取直,‘边角料’、高岸田、撂荒田都变成良田,实实在在增加了耕种面积。目前,全村85%以上的水田都种植双季稻,比去年增长近50%。”
当天,恰逢“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沿着田埂,踏着稻浪,该镇镇长任曦竹边走边说:“高丰村的‘小田变大田’,就是为了扩面积、提质量、增产量,让粮食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