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愧为郑鹧鸪,晚唐诗人郑谷的成名作,构思 [复制链接]

1#
白蚀症 http://m.39.net/pf/a_4342806.html

晚唐诗人郑谷,因一首鹧鸪诗而成名,被人称作“郑鹧鸪”。

那么这首题为《鹧鸪》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历来学者都认为,诗人的构思非常精妙。

但是,构思又有何妙处呢?

学者们没说太细。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找找诗人的精妙构思。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写作背景就不讲了,不影响我们读诗。

直接来看诗人是如何构思的。

一、介绍鹧鸪的生活习性,为下文写鹧鸪的悲伤做铺垫。

1、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戏,嬉戏。烟芜,烟雾中的草丛。锦翼,彩色的羽毛。品流,类别。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温暖时节鹧鸪在烟雾笼罩的草丛中嬉戏,彩色的羽毛很整齐,品类应该和山鸡比较接近。

这两句写的很有意思。

诗人介绍了鹧鸪的两个特点:

(1)先介绍鹧鸪的生活习性,喜欢温暖的天气,喜欢生活在草丛中;

(2)再介绍鹧鸪的外貌,彩色的羽毛很整齐。

这两个特点介绍得很详细。

但是奇怪的是,诗人为什么又补充说一句,鹧鸪和山鸡的品类比较接近呢?

因为它们的特点很相似:外貌都很漂亮,生活习性也相同。

而很多人没见过鹧鸪,但是一般人都见过山鸡。

用读者熟悉的事物作比照,来描写不熟悉的事物,就可以加深读者对不熟悉事物的理解。

所以我们就更加清楚了,鹧鸪和山鸡一样,喜欢在温暖的草丛中生活。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鹧鸪的生活习性呢?(注:外貌,只是诗人用来和山鸡做比照的一个媒介。)

提醒您,尤其注意“暖”字,这是在为下文写鹧鸪的悲伤做铺垫。

洞庭湖

二、用烘托的手法,描写鹧鸪的悲伤。

2、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陵庙里啼。雨昏,阴沉的雨天。青草湖,在洞庭湖东南,古汨罗江在此,传说中屈原投江的地方。*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陵庙。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阴沉的雨天,鹧鸪从青草湖边飞过;花落时节,鹧鸪在*陵庙啼哭。

这两句写得非常巧妙。

尤其是“雨昏”两个字。

乍一看,好像只是在说天气。

但是问题在于:鹧鸪不是喜欢生活在草丛中吗,它们为什么要飞过青草湖?

就是因为“雨昏”。

鹧鸪喜欢温暖的天气,但是现在是阴沉的雨天,草丛中就不适合它们继续生活。

所以鹧鸪只能离开草丛,去寻找新的家,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这是鹧鸪离开草丛,飞过青草湖的原因。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青草湖、*陵庙和“花落”呢?

这些都是鹧鸪的一路所见。

青草湖,有屈原投江的悲伤故事。

*陵庙,有娥皇、女英溺江的悲伤传说。

而且还偏偏是在“花落时节”。

一路所见,全是悲伤的事物,可见鹧鸪心里很悲伤。

您看,诗人之所以要写这些悲伤的事物,就是为了烘托出鹧鸪心中的悲伤。

那么,鹧鸪的悲伤从何而来?

就是因为“雨昏”,它们不得不离开草丛,去寻找新的家。

而它们一路寻找,一路悲伤,这才引出了“啼哭”。

而正是这“啼苦”,又非常巧妙地引出了人的感情。

湘江

三、用类比的手法,把鹧鸪的悲伤转移到人的身上。

3、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征袖:指游子的衣袖。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游子刚听到鹧鸪的啼声,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鹧鸪曲,就已经翠眉频低。

这两句应该很好理解了。

(1)游子听到鹧鸪的啼声,为什么会泪湿衣袖?

因为游子和鹧鸪有共同点:都离开了家。

这是类比的手法,由这个共同点,就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共同点:鹧鸪很悲伤,那么游子自然也很悲伤。

(2)佳人唱起鹧鸪曲,为什么会翠眉频低?

因为游子就像鹧鸪一样,离开了家,鹧鸪曲很悲伤,佳人自然也很悲伤。

但是这一句,可以理解成游子的想象:游子在外,听到了悲伤的鹧鸪声,然后他想象,家里的妻子唱起鹧鸪曲,也会很悲伤。

这更加突出了游子心中的悲伤。

您看,诗人为什么可以把鹧鸪的悲伤转移到游子的身上?

其实很简单,就是运用了类比的手法。

当然,如果只是通过加深鹧鸪的悲伤,然后把悲伤转移给游子,这种构思还不算特别巧妙。

更巧妙的是后两句。

今日的湘江

四、再用反衬的手法,进一步加深游子的悲伤。

4、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江阔:宽阔的湘江。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在湘江广阔的水面上,鹧鸪相呼相应;它们日落时分,栖息在苦竹深处。

这两句连用了两次反衬的手法。

首先,虽然湘江水面宽阔,鹧鸪想要飞过去并不容易,但是它们并不孤单,可以成群结队,互相照应。

而游子呢?

只有孤单一人。

您看,这是用鹧鸪可以成群结队,来反衬游子旅途的孤单。

其次,鹧鸪在日落时分能够找到新的家。

而游子却只能继续漂泊。

这是用鹧鸪能归新家的情景,来反衬游子不能归家的现实。

正是这两次反衬,进一步加深了游子心中的悲伤。

鹧鸪

五、整首诗的脉络梳理。

首先,介绍鹧鸪的生活习性,为下文写鹧鸪的悲伤做铺垫;

其次,用烘托的手法,含蓄地描写鹧鸪的悲伤;

然后,用类比的手法,把鹧鸪的悲伤转移到游子身上;

结尾,再用反衬的手法,进一步加深游子心中的悲伤。

您看,虽然诗题为“鹧鸪”,但诗人并不是为了写鹧鸪,而是为了写游子思家而不能归的悲伤之情。

诗人的构思非常精妙,他没有直接用鹧鸪来借喻游子,而是通过鹧鸪寻找新家的过程,先写出鹧鸪的悲伤,再把鹧鸪的悲伤巧妙地转移到游子身上,再通过鹧鸪找到新家进一步加深游子心中的悲伤。

这种构思非常含蓄,共有六句写鹧鸪,只有颈联写人,但是人和鹧鸪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比喻手法,而是隐藏了类比手法。

耐人寻味,意味无穷!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一般写物的诗,要么表达诗人自己的感情,要么应该有讽刺意味,而这首诗却写的是与诗人不相干的游子,感情显得很虚假。

我认为,如果诗人没有在洞庭湖亲眼见过、亲耳听过,只通过想象,他能写得出来感情这么深厚的诗吗?

我觉得,不妨就把游子当作诗人,这样理解也没有什么问题。

您说呢?

欢迎留言哦。

#唐诗#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