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一购一弃”的背后
近期,国内家电零售业有两件事直接或者间接与国美有关:一是本月15日,山东省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 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的2700万限售流通股股权被一神秘买家以19.9元/股的价格竞得,这个价格远远高于本月13日三联商社股票9.68元的收盘价,业内人士猜测这一神秘买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国美;二是作为国美家电零售高端品牌的鹏润电器马甸店悄悄改名为国美电器门店,这一改动也引起了业内一些猜测:假如三联商社真为国美所为,则这段时间国美的 一购一弃 ,意味深长。 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本是正常行为,原本可以平静看待,但由于国美电器的迅速崛起,近来其资本运作经常受到家电行业的关注,不仅其竞争对手越来越感受到市场压力,而且生产厂家也感到利润空间受到威胁,甚至有业内人士担心由此产生行业垄断行为。其实就其目前的销售额与整个家电市场总额对比看,这种担心还缺少充分的理由。 三联商社的控股拍卖事件,曾有业内人士给出了几种猜测:神秘买家除首先想到的国美电器外,还有国美的竞争对手苏宁电器、大商电器等,也有人猜测是三联集团自己的行为,即左手换右手,目的是实现股份转移。 在目前家电零售行业,还只有苏宁电器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国美面对面竞争,如果神秘买家是苏宁,那么中国家电连锁龙头老大的竞争格局也许还会有变局的可能。不过,就整个竞拍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即9.68元的收盘价拍到19.9元来看,这符合*光裕的个性。而从这些天来有关媒体报道的苏宁电器有关负责人的言谈看,神秘买家是苏宁电器的可能性已非常微小。然而,几天来有关媒体向国美电器求证,均没有确切消息。昨日电话询问青岛国美电器有关负责人,对方仍称不了解详情。 从门店数量以及市场份额看,三联商社在济南的地位很像大中电器在北京的地位。如果说国美前段时间通过收购大中电器一举占据了北京市场的绝对优势,而收购三联商社也将使国美电器在山东的霸主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三联商社是中国家电流通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山东家电零售领域曾代表着优质服务,人们通过 买家电,到三联 的广告语熟知三联,要比国美、苏宁早得多。近年来,国美、苏宁等全国性家电连锁巨头在山东市场高调进入,家电零售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残酷,三联商社的经营业绩曾连续下滑。资料显示,2006年三联商社主营业务收入为17.85亿元,同比下跌14%。至2006年底,三联商社拥有门店130家,门店总数同比下跌14%。这种状况也许是三联集团出卖三联商社股权的主要原因,在适当的时机转身,是企业应有的风范。 尽管三联商社业绩下滑,但其在济南的门店数量仍然是一块非常大的资源。在济南及周边,三联商社仍然占据着60%甚至以上的市场份额。按照国美电器的战略布局,山东一直是必争之地。目前,国美电器在青岛市场已成名副其实的老大,而在济南市场,却一直无法取得像在青岛这样的业绩,主要原因就是有三联商社的存在。这种局面,很像有大中电器的北京市场,拿下了三联商社,也就一举拿下了山东。所以,推测这一神秘买家即为国美电器,还是有很充分的理由的。青岛国美电器有关负责人昨日提前告诉,几天之后将有一个新闻发布会,不知这发布会是否就与收购三联商社有关?谜底只有到时才揭晓。 在国美电器攻城掠地大势扩张的过程中,多品牌并存是其一大特点。目前国美旗下至少有国美、大中、鹏润、黑天鹅等,多品牌并存、差异化经营,本是国美为照顾高中低端不同消费群体、避免同质化而确立的经营策略。但是,北京鹏润店开业3个月后即因业绩不佳而被同城的国美电器托管、共同经营,名称也改为国美鹏润电器店,这一次彻底更名,意味着国美电器已暂时放弃了鹏润电器这一品牌。 同一旗下、同一市场区域,多个品牌门店是否一定能让资源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这很值得研究。联系到国美通讯产品的分离独立经营行为,是否国美正从门店品牌的差异化和错位经营策略转移到商品门类的细化和分立?这些变化也表明,国美电器目前的战略布局和经营思路仍处于调整和探索之中,这从这些年来国美不断调整全国市场区域划分也能看得出来。去年山东刚刚作为大区存在,总部设在青岛,可不到一年,山东大区又被撤销,归入华北大区中。 假如那神秘买家就是国美,则国美电器的 一购一弃 ,一方面说明了其在市场扩张中表现出的强势,另一方面也说明国美对于家电市场布局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国美的这些行为,其外在动力就是背后都有很多竞争对手。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使整个行业一步步走向规范和完善。 (《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