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划龙舟、挂艾叶、吃粽子,从老一辈那里传下来的习俗,从来不曾改变。粽子的故事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以为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年前,屈原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来被奸臣诽谤,楚王将他放逐,联合抗秦没能实现。后来,在放逐路上,屈原听到秦国攻破楚国的消息,十分悲痛,于是在五月五日那天,怀石投汨罗江而死。那时,人们为了救屈原,怕江中的鱼儿把屈原的尸体吃掉,纷纷把米等粮食投入汨罗江中。后来,屈原托梦给百姓,让百姓将投入江中的米粮用艾叶裹起来,然后绑上五色绳,再投入江中,这样米粮才不会被江中的蛟龙吃掉,这就是粽子。故事讲到这里,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根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粽子就已经存在了。由来已久的粽子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粽子叫做“糉”,把米粒聚集起来,就是现如今的粽子。西周民间,素有划龙舟的活动,在划龙舟的时候,总会会往水里面丢一些粽子,这是为了防止水中的“龙”吃掉活动中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是用黍米包粽子,后来到了明代,人们渐渐开始使用糯米,因为地域的差异,粽子的口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时至今日,粽子吃甜的还是咸的仍然是端午佳节讨论的趣味话题,甜粽花样百出,有直接用白糯米蘸白糖的,有里面塞了蜜枣的,有红豆沙馅料的,玫瑰口味的香粽……咸粽的口味就更是五花八门,咸蛋*肉粽,香肠棕,虾仁棕,火腿粽等等,风格迥异但却美味非凡。的端午节,和往年有些不太一样,相聚在一起的时刻似乎变得更加珍贵,相比去外面买粽子,自己家里人亲手包的粽子味道才更好吃。花纹均匀的笋壳,泡好的糯米,细密的红绳,几小时的蒸煮之后,雪白的糯米瓷实绵软,米香笋壳香气四溢,简直不够吃。不管粽子是怎么来的,能在这样的节日里和家人共享欢乐,总是十分难得的,因为那是,走到哪里都让人幸福满满的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