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迭创新高,美股企业数量却不断下滑-华尔街见闻
尽管道指屡创新高,但依然有一个问题值得投资者担忧。向公众出售股票的公司正在急剧的变少。各家公司公司不是忙于和并就是在忙着私有化,也有一些公司实力不济而退市。反观IPO市场依然一片死寂沉沉。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数年,但是今年这种趋势尤其明显,在公众市场出售股票的公司数量急剧下滑。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私有化。这当中就包括一些知名的美国公司:戴尔、美国航空等等。这种变化的后果也相当的明显,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上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根据Wilshire 5000指数(该指数用以衡量全美公开市场交易的公司数量,不包括在粉单市场(pinksheet)交易的公司),目前公开交易的公司有3678家,相较于10年前,下降了1/3,同2000年相比,更是下降了一半。而在1998年七月的历史最高点,则达到了7562家。这个数据并不是孤证,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公开挂牌交易的公司合计有4916家,该数据从2009年开始一直下滑,相较于2000年已经下降了32%。而相较于1997年的最高点下滑的比例则达到了39%。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Matt Krantz认为主要有三点。小公司生存环境堪忧。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公司在全球化经济的锤炼下,高度整合各种资源,竞争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愈发增强。相较于小公司的竞争优势也愈发明显。所以他们攫取了一个行业绝大多数的利润,而留给小企业的只是一些残羹冷炙。有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0%的年销售额超过2.5亿美金的大公司,在过去十年是盈利的。同时有一半的小企业在勉强维持生计。消费者的消费趋向也更加倾向于巨头公司的产品,而非差异化竞争的小企业,特别是在一些高入门门槛的产业。我们以高端智能为例,90%以上的份额为苹果和谷歌所占据。新晋小厂商几乎没有多大生存空间。在很多产业,胜者全拿的法则愈发明显。兼并与私有化的浪潮。统计数据显示兼并与私有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即便处于经济危机当中的2008年和2009年,兼并或私有化的公司分别为8778家和7415家,而在其后的三年里分别达到了,10108家,10518家,12194家,上升趋势非常明显。这种趋势也使得可投资的股票市值从17万亿下降到12万亿。而长期的低价贷款*策也让很多公司可以以很低的代价贷款收购竞争对手。个人电脑行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曾经我们熟悉的小品牌现在都难以找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巨头公司完整的产品线。就连纽约证交所也不能幸免被竞争对手所收购。IPO市场的不景气。如果我们把退市看做某种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话,那IPO就是为这个生态环境注入新的活力,但令人堪忧的是,IPO并没有为股票市场提供足够的活力。股市的上扬往往会催生IPO市场的火爆,但是2012年完成IPO的企业仅有128家,仅仅是略好于2011年的125家,跟1999年和2000年的486家与403家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还在于PE或收购能够为那些有独到之处的新兴小公司提供跟好的发展平台和资金,所以现在小公司的CEO们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拼命上市。大公司也乐于收购这样的小企业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后劲。而IPO市场的没落正是公信力下滑的结果,像2010年五月那次股票突然下挫超过10%。加之2009年的麦道夫骗局败露和之前的一些财务丑闻都严重的冲击了股市的公信力。越来越多的私人投资者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股市当中。尽管这种趋势最后产生的结果尚不明朗,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本投资于股市的上万亿美元的大规模基金可以投资的空间愈发狭小,这可能导致尚留在股市的股票的价格被严重高估,显然这不是一个健康的信号。而资金过于集中也增加了其风险。虽然道指联创新高,但绝不是可以高枕无忧,欢呼胜利的时候。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