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思美人离骚梦断汨罗,楚韵流芳千古战 [复制链接]

1#
告别白癜风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72.html
看过了太多有关战国时期秦朝一统江山的历史剧,终于等到这部从楚国立场出发,贯穿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电视剧《思美人》。故事开篇,在郊外游荡的年轻屈原,无意遇到神秘而美艳的山*,返家后绘像挂于壁,时常思慕,念念不忘。但剧名《思美人》却并非由他思念的“山*”而出,其实是出自屈原曾经创作的一篇诗作《九章·思美人》,收录于《楚辞·九章》第六篇,此诗写追慕先贤,感慨时世,劝谏君王,希望君王不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表达了作者坚守节操、不变节从俗的决心。若能读懂这篇“思美人”的诗意,就也大致能了解电视剧《思美人》的故事走向与情感内蕴了。历史上的楚国,距今遥远,而楚文化的遗存,也是了了,如何将这个充满了神秘气息的迷人之地,进行更加鲜活的还原,则是给《思美人》的创作者,出了不小的难题。观剧所见,全剧的风格,基本是延循屈原作品的风格,以及对楚国的历史记载,进行还原,又在剧中加诸了许多的商业元素,战争、宫斗、王权、爱情、阴谋等等,终于让一部《思美人》,成为了解读屈原跌宕一生的影像式解读。先说一下屈原的诗,《思美人》借剧中的莫愁女之口,道出了其中之妙:“屈原之诗,壮美,咏美,颂美,其向美之心,世人皆知”,当然,对于美的追索,只是屈原作品的层面意思,而更深刻的内涵,也被这位美女知音所参透:“可旁人,只看到屈诗之向美之心,又有多少人知道,这美中之悲,情中之伤”,这个解读,连屈原的亲哥哥都不能接受,却深得屈原之心,正所谓高山流水,屈原与莫愁女的半生痴恋,也因此机缘而开启。再说一下《思美人》的服装风格,其实近年有关战国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也是不少,包括《芈月传》、《大秦帝国》等等,其中也都有涉及楚国的部分,但大家都是于想象中进行艺术创作,因此在服饰与置景风格上,也大有不同,但在《思美人》中,明显更加艳丽花哨,开始以为是遵循偶像历史剧的“养眼”之需,后来发现,其实在文化大师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有着类似的考证,再加上楚国的图腾为凤,自然是夭夭灼灼,羡煞旁国了,历史久远,难能形似,若遥相呼应到部分神韵,也不枉费后辈的仰慕与追思。总的来说,我们对屈原的印象,都停留在他悲壮投江的一刻,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扩大了端午节的影响力。电视剧《思美人》则讲述了包括屈原的成长、成熟到老去、自尽的一生,初始的青年时代,他并没有如此忧国忧民,反倒是一心只为楚辞赋,充耳不闻天下事的翩翩公子,但他的成长,无疑又是迅速的,从游山玩水寻美人,到主动请缨任官职,随后卷入到卷入了宫斗权争、家国情仇的漩涡之中,国之飘摇,爱之飘摇,动荡的生活,惶恐的内心,逐渐让他成长为那个被我们所记忆的屈原本尊,《思美人》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带来诸多的新奇元素。《九章·思美人》全诗以香草美人为主要意象,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胆地将地上与天国、人间与仙境、历史与现实等有机地融合一体,让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一起,想象奇特,神思飞扬,堪称一篇浪漫主义文学佳作。而电有视剧《思美人》,其实也有相似的发散思维之浪漫风,故事在写实中融合了玄幻,人物在现实中脱离于流俗,全剧情节流畅,故事洒脱,风格飘逸,又不乏厚重的历史之感,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前得以热播,不啻是对已经离世两千多年的屈原的真诚纪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