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闻本周大事录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充实的一周过去啦~接下来让我们勤劳的小编为您推荐近期的时事新闻,一起来看看吧!

??本周看点

01

上海浦东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浦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

今年是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三十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浦东推出一系列高水平、宽领域的创新举措,加快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这是经济实力跨越发展的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约倍。

这是开放能级持续提升的浦东,30年间,集聚全球近四万家外资企业,首个保税区、首家外资银行等55个领域的诸多首创在这里诞生。*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浦东,从先行先试到扩容升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下,浦东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在提质加速。

在新设立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船来船往一片忙碌。最近,亚马逊中国华东采购分拨中心、马士基亚太分拨中心相继入驻,他们看重的,不只是全球第一大港的活跃度,更是这里推行的货物出入境新模式。不涉检不涉证的货物,只要填上提运单号、航次、运输方式等5个最基本的信息空格,最快30秒就能自主申报。

以改革促开放,浦东新区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项制度创新向全国复制推广,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今年已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减少到30条,外商投资的办理时间缩减到1个工作日。不久前落户外高桥保税区的山姆中国会员旗舰店,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76天。

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沃尔沃建筑设备、达索系统等跨国企业纷纷把亚太总部搬到浦东。

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这几年,浦东新区率先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率先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等关键领域改革,为全国扩大开放提供了上海样本。就在不久前,我国首家新设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相继落户浦东。

02

稳步推进!云南省水利工程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达22.7%

记者从云南省水利厅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各级水利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压实目标责任挂图作战,精准发力苦干实干,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多措并举落实水利资金,已争取中央水利资金.3亿元,居全国第一。全力推动省级水利资金筹措*策有效落实,落实地方水利资金.17亿元,争取专项债券亿元用于水网建设。加快投资计划执行,截至9月底,纳入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执行范围的年度水利投资完成率62.91%,年底可实现重大水利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90%以上,其他面上水利工程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今年以来,全省水利系统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以赴抓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每个月完成投资均保持正增长,1月至9月同比增幅达到22.7%,预计全年水利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云南省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抢抓项目前期工作,年7月,国务院确定的新项重大水利项目中,云南省列入8项,数量排名全国第三。

全面加快重点水网工程建设,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德厚水库、阿岗水库、车马碧水库、柴石滩水库灌区、麻栗坝灌区等续建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建设进度进入投资扫尾阶段。已完成20件重点水源工程下闸蓄水验收、12件重点水源工程竣工验收。2月25日、4月20日、9月11日分别举行了三批重点水网工程集中开工,已开工件项目、总投资亿元,到年底再开工总投资亿元左右项目。全省在建水利项目将达到件、总投资规模亿元左右。

着力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截至6月30日,全省新发现个问题,均已整改完成;全省个行*村全部达到《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要求等。着力补齐防灾减灾短板,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突出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和江河洪水防御工作。着力补齐水利信息化短板,全力推进智慧水利大数据建设,主动融入“数字云南”建设,拓展水库移动巡查功能及使用范围等。

在加强水利行业监管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全面健全体制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全面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抓好水利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及运行管理,全面加强水土流失监管。同时,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管理机制建设,累计巡河巡湖万人次,全面落实巡查、报告、考核等各项机制,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深入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全面开展新一轮清理整治工作,全省共排查3件,整改销号7件,推进排查整治向中小型河湖、农村河湖延伸。深入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完成流域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的河湖管理范围划定上图工作等。抚仙湖、泸沽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优;洱海全湖水质5个月Ⅱ类,阳宗海保持Ⅲ类,水质良好;滇池草海、程海(氟化物、pH除外)保持Ⅳ类;滇池外海、异龙湖Ⅴ类,星云湖与去年同期相比,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杞麓湖劣于Ⅴ类,全省河湖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03

两场贸易盛会,一个时代强音

在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的特殊时期,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了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两场全球贸易盛会。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和主旨演讲,表达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坚定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传递出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坚定立场,成为代表历史潮流的时代强音。

当前,全球范围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而至,新老朋友再聚一堂,共赴一年一度的“东方之约”。这是疫情严重冲击下世界共同期盼的亮色,也是携手共进、开放共赢的希望之光。

与前两届相比,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是本届进博会的头等大事。入境参展参会人员落实健康申明、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展区内不零售冷冻生鲜食品,禁止试吃未经“全熟加工”的冷冻生鲜食品;在场馆各处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播放防疫视频……

两个月前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设置防疫工作专班,在展馆设置余个环境核酸检测采样点,每天晚间闭馆后对展览展示区域开展全面消杀,白天每2小时进行一次消杀,发放1.5万人份中药预防饮,有效调整场馆人员数量,确保展会安全举办。

携手努力,共克时艰。在这个特殊时期,无论是“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服贸会,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的进博会,都再次充分发挥了中国在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两次国际展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在今年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和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倡导人们要坚持团结合作、共克时艰。这是站立时代潮头、洞察世界大势、对人类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深邃思考,展现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与担当,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小编感悟: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04

中国第37次科考队乘“雪龙2”号出征南极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据介绍,第37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同时,还将开展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工作。

本次考察计划航程3万余海里,预计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05

年“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开幕

精英汇聚、大咖云集!11月11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四川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年“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

年“金熊猫”国际传播高峰论坛由青花郎全程支持,活动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为主题,包含1场主论坛(高峰论坛)和4场分论坛(纪录片、电视剧、电影、新媒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和行业大咖、学界专家等,将从作品创作、国际合作、宣传推广、播出上映、海外获奖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其中,主论坛(高峰论坛)特别邀请中国影视国际传播领军人物及杰出代表发表主旨演讲,并围绕“*策解读——建构全媒体对外传播格局”“国际传播与危机公关”“华流出海精品开路”等话题展开分享。

4场分论坛也是亮点纷呈,纪录片分论坛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时代——中国纪录片时代之责”,以讲案例、利实战、便协作、可借鉴为出发点,就纪录片创作、发行、传播的“新思维、新潮流”进行交流;电视剧分论坛围绕“相知无远近,万里尚比邻——电视剧国际传播之本”,深入探讨中国电视剧(网剧)“出海”的亮点与经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电影分论坛围绕“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策略与海外拓展”,解码主旋律电影如何“走出去”,实现国际传播与海外拓展,取得更大的成就;新媒体分论坛围绕“应势而动,乘势而上——中国新媒体的国际化之路”,分析新媒体传播成功案例,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介形式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中国价值。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电视节目制作与营销国际研讨班”“优秀国际传播纪录片季度发布会”也会与论坛同步举办。因受疫情防控要求部分海外嘉宾无法入境,今年特别开设“金熊猫”国际传播系列论坛线上单元,包含大师班对话活动和沙龙分享活动,线下录制、线上呈现。

由青花郎全程支持的国际传播优秀影视作品展播展映周于11月6日至12日举行,分为线下(院线、社区)展映和线上(电视频道、“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展映两大版块,涵盖以色列主题日、法国主题日、丹麦主题日、中国单元——优秀国产影片放映展映、“金熊猫”国际传播奖推优5大主题共20余部一年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优秀影视作品,为论坛充分造势、营造良好氛围,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论坛开幕式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成员、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副主席孙玉胜,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秘书长贾瓦德先后以现场或远程视频的方式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发表主题演讲,副省长罗强主持开幕式。

06

高铁极速达!长三角铁路助力“双11”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消息,自11月11日起,快递物流业将迎来“双11”旺季高峰,长三角铁路加强与电商、快递企业合作,创新运输组织模式优化铁路运力供给,助力畅通“双11”物流市场循环。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提前抢跑“双11”旺季,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从单日购物狂欢演变为多日狂欢。销售周期的拉长,引燃线上消费旺季,带来包裹快递量持续增长。据国家邮*局介绍,11月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57.8亿件,同比增长47%左右。

为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的物流市场需求,铁路部门自11月1日起启动“双11”电商*金周运输服务,持续至11月20日,运输期限较往年10天延长为20天。长三角铁路积极利用高铁动车组列车、普速旅客列车行李车、货物特快班列等运力资源,推出“高铁极速达”等既有产品和新产品,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双11”电商*金周运输期间,长三角铁路每天用于电商运输的高铁动车组列车达列,投放普速旅客列车行李车辆、特快电商专列3列,方向覆盖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华北、东北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开办“高铁极速达”业务的高铁车站达18个,运行线路条,可通达全国80余个大中城市。

今年“双11”期间,铁路部门与京东物流合作,利用高铁预留车厢实施时效提速计划,在杭州、上海等长三角重点城市至贵阳、青岛、北京等方向间快速运送电商货品,使运输能力提升近10倍,为消费者带来极速稳定、绿色环保的特快送产品服务体验。

在浙江台州,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岩蜜橘“坐”上了高铁车厢,从田间地头快速到达城市里的餐桌;作为江浙沪地区重要的男装生产基地,拥抱电商直播的宁波男装借助高铁运力走遍大江南北,畅销全国;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名产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也借高铁快递的东风,“横行”四方。“铁路+电商”的“快上加快”优势,架起了厂商、乡村与消费者之间快捷运输通道。

11月1日至10日,中铁快运公司上海分公司已承运长三角地区电商快递货品超过1万吨,达到吨;其中高铁发送.5吨、行李车发送.9吨、特快电商班列发送7吨。在杭州和广州间对开的X/6次电商特快班列,自11月1日以来已运送近80万件电商货品,成为浙粤两地电商货品铁路批量运输的主要方式。预计11月11日至20日期间,长三角铁路电商快递货品运量同比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近年来,铁路部门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驱动物流发展,除常规铁路物流产品外,还持续推出食品“冷鲜达”、医药“定温达”“定时达”等冷链业务新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快捷优质的服务,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为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了铁路力量。

编辑

谭潇文

图片

网络

审核

任湘儿

指导老师

严永伟

学生*校办公室

我们欢迎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