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阶级固化下的寄生虫年少不知李白情,读懂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引言: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一位神奇少年的诞生

神仙下凡,多半是来历劫的,天上获罪被贬下凡,怎么也不可能岁月静好过一生。被传颂千载的谪仙李白,也不例外。

据说这位大唐的前朝罪人之后,出生在中亚,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古称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按照现在的说法,这还是位洋气的华侨。但也有李白是四川人、山东人的说法,估计是李白太受欢迎,各地都想争一争。咱们不纠结,毕竟不是重点。

这位才华横溢,从盛唐时期的文坛闪耀到现在,跨越千年,俘获万千粉丝也折磨了无数中小学生的文字天才,就连出生都与众不同。传说李白母亲梦见长庚星入怀(也就是太白金星),后来生下男孩,就给他取名李白,字太白。这意思就是太白金星下凡啊!

为什么不是文曲星嘞,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但我寻思着能凭借诗文才气,千年后继续圈粉的人,有点仙气背景加成,也很正常。如果不是神仙下凡,他凭什么把同时代的那么多文人墨客按在地上摩擦呢?

李白生性狂傲,挥金如土,但是人家确实有那个资本。李白的父亲是个生意做得很成功的商人,所以李白也算是个典型富二代。虽然商贾之流在唐朝没什么地位,但是有钱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家是真的有一掷千金的底气和亲身经历,没在吹牛的。

而且这个富二代迷恋剑术,也真的拜了名师认真学习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任侠之风,也是李白的真实写照。早慧有文采,再加上精通剑术,家里再有点资金支持,李白果断踏上了追梦的漫漫征途,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自己漂泊的一生。

七分化为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千古浪漫诗仙却情路多舛

李白的心里,有诗有酒,有道术,有剑气,有为君王分忧的政治抱负,但唯独少了家庭责任。说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但李白的感情生活,着实不甚浪漫。李白可是射手座,出了名的划船不用桨,全靠浪在那个车马和书信都很慢的时代,人家也没一生只爱一个人,反而畅游天下,广交朋友,走到哪儿浪到哪儿。

科考之路走不通,人家直接树立大唐第一网红的人设,照样混到了顶级社交圈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举案齐眉,生死相依他没体会到,情路多舛倒是真的,先后结缘四个女子,生了三个孩子。也幸亏李白是个心大的主儿,不然就这感情失败的困顿都让人愁肠百转,夜不能眠。

第一任妻子是名门之后,宰相的孙女,还是大诗人孟浩然牵的红线。对这段缘分,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有云: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

这里的许相公高宗时曾为宰相,所谓见招即指李白上门为婿,也就是入赘许家。李白对此也从不避讳。李白和许氏颇为恩爱,生育了两个子女。

但唐朝时的人均寿命都不长,许氏撒手人寰之后,李白又找了颇为美貌的刘氏。但这段感情质量不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可能只是身体吸引,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他不懂她的柴米油盐,她鄙夷他的诗酒书画。刘氏并非风雅之人,只是浸淫人间烟火气的寻常女子,她不喜欢李白的穷困潦倒,志大才疏,所以与李白诀,甩了这位大唐才子跟别人走了。

但此后不久,李白的运气终于来了,他兴冲冲奉诏入京,还在诗中以会稽愚妇轻买臣讽刺刘氏。骄傲的李白被曾经的女友看不起,看来也是颇为介怀呢!就是这吐槽方式很像泰勒·斯威夫特写歌吐槽前男友,果然搞文艺的DISS前任的方式都一样。

可文采斐然的李白就算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在唐玄宗眼里也只是个御用文人,原因无他,政治敏锐度太差,政治思想也很幼稚天真。做个翰林可以,插手国事?还是免了吧!射手座的李白根本不是混官场的料,君王看人的眼光还是蛮准的,毕竟当了那么久大唐最高领导。

天宝三年的春天李白被赐金放还,途经梁园而游鲁,魏《序》中的次合于鲁地一妇人,也就是李白的第三段缘分。这位山东姑娘和李白在一起之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颇黎,

李白的第四次缘分和第一次颇为相似,李白虽然自己这辈子没当成宰相,但却两次和宰相的孙女结缘,魏《序》中的终娶于宋,是指李白最后一次结婚的地点为宋。

女子姓宗,也是宰相之后。宗氏与李白结婚后之感情也很不错。翻翻他在这时期的诗作《长相思》、《自代赠内》、《秋浦寄内》、《代赠远》,就知道人家甜蜜得很。

这位宗氏对李白也是真心实意,没结婚之前就因李白的诗《梁园吟》而不惜千金买墙,婚后这个幼稚的老男孩政治上站错队,锒铛入狱,也尽心设法搭救,是个贤惠好妻子。

《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三、仕途波折遇冷,转而求仙问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这时奉诏入京,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想做出一番事业的。但现实总是很残酷,唐玄宗并没有因为他的文采而重用他。政治和文艺毕竟是两码事。李白不懂,但君王可是门儿清。

眼看着仕途转型无望,李白一合计,与其当个优伶一样的文官拍主子马屁,写那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还不如寻仙问道,逍遥自在。

他的狂放性格,初识讨巧,朋友也喜欢,但到了一国之君那里,就有点不妥了,李白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想而知,平时也没表现多少对玄宗的敬畏。

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洒脱背后也满是忧愤。还把自己满腹雄才却难遇赏识的心境透过神话意象表露,提笔写了《梁甫吟》,借姜太公与高阳酒徒的故事,展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诗人想要攀龙见明主,但宫门重重,不为他开,他以额扣关,想要以赤诚动天,但天视若无睹。凶暴的猛兽就在一旁磨牙觊觎,但自己并不畏惧,决心以惊天的智慧和锐气去冲破阻碍。

可惜还是失败啦,玄宗大大不吃这一套。他铁了心不给李白实权,一个供奉翰林打发不了就放弃,他的朝廷不缺李白一个。一直觉得李白诗篇的浪漫华美很像屈原,后来一查,李白的偶像就是屈原、陶渊明。

看看这俩人,都没什么平步青云的官运,一个投了汨罗江,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居去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很排斥官场啊!

所以李白一生也是矛盾和困惑的,他自己很想仕途通达,光耀门楣,但是偶像们却都是官场挫败者,潜意识就被带偏了。所以,榜样和偶像要慎选啊!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堪比宿命。

李白一直是信道的,也确实当过道士。日常也偶作道士打扮,隐士高人,仙风道骨的那种。对那些炼丹之术、长生寻仙也很热衷。

自战国仙道观兴起,神话逐渐被演化为仙话,道教将这个趋势推向高潮,古神话人物都成为得道成仙的仙人,产生了昆仑仙话系统与蓬莱仙话系统。而且李白深受道教影响,其神话诗歌内容多涉及道教仙话。

这个传说中金星下凡的男人,这辈子就两个心愿:1、当宰相(被现实打脸),2、回归仙境。既然尘世的仕途心愿求而不得,那就一心寻仙求长生吧!只要活得足够久,啥都能见到。正所谓活久见。

李白对永生的渴望集中体现在他对炼丹的痴迷与对不死药的不懈追求上。他斋戒、写经文,修炼神仙之术;遍历山河以求不死之药。此外,李白对仙人自由纵恣、无忧无虑的生活满怀羡慕之情。(莫不是太白金星想家了)

这样的心态加上天纵奇才,造就了李白诗文的旖旎瑰丽,仙气飘飘。不仅风靡了整个大唐,也穿越千年令后人膜拜。李荣浩的李白,王者荣耀的李白,都是后人对这位诗仙的崇高敬意。

你看就没人写一首叫杜甫的歌,游戏英雄里也没这位诗圣的一席之地,杜甫内心OS:我太难了,嘤嘤嘤。活着的时候不如李白潇洒,人家是富二代,宰相孙女婿,杜甫却捉襟见肘,一生清贫。或许杜甫对李白的真爱情书里,也掺杂了那么一丝羡慕吧!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四、一人穷尽家族才气和荣光,后代皆为平庸之辈

李白的一生其实并没有那么平顺,但心大的射手根本不介意。李白足足活到61岁才去世,比君王都长寿。热爱游山玩水,喝酒作诗交朋友的李白,自己倒是玩儿嗨了,但是一人穷尽了整个家族的荣光和才气,结婚生子之后,却依然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勇敢追梦。

孩子的教育和抚养,没尽到什么责任。导致两个儿子皆为平庸之辈,孙女嫁为农妇。从富商后代起步,期望凭借惊世才华带领家族跨越阶层的李白,彻底失败了!奉俊昊的《寄生虫》凭借对韩国阶层固化的深刻反思,狂揽四项奥斯卡大奖,无非是戳中了整个社会的痛点。

其实如今的社会还不算残忍,你看看盛唐时期,社会对富二代的态度都不甚友好。富商的儿子李白算是天赋异禀的种子选手,那锦绣文章,天下无出其右,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放到现在起码也是个清华北大、全国文科状元。再不济也得比韩寒、郭敬明、蒋方舟、唐家三少更圈粉吧?

可是在唐朝的三教九流里,商贾有钱没地位,李白混得还不如现在的王思聪,人家起码还能去国外读名校,李白连科举考试都不能参加。那个年代门第观念强到什么地步?科举考官不是名门望族出身都会被非议。

李白为什么入赘宰相家当孙女婿,还不是人家门第高,说出去官宦书香门第,比商人好听多了。但是李白的后代因为父亲的疏忽,根本没沾上一点门第的便宜。也不知李白弥留之际在病榻上回忆自己的一生,可否觉得愧对自己的孩子。

说白了,这个诗仙,心理年龄停在了18岁,一生也未曾长大。成熟男人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他连意识都没有。放到当今社会,李白绝对是那种个人魅力爆棚,合格的网红偶像,但却并非及格的丈夫和父亲。怪不得李白不喜欢孔子,那句养不教,父之过,实在是太扎心了!

我宁愿相信他只是被贬下凡的长庚星,没资格落入高门大户,只得选个底层富家公子的马甲,历一场仕途求不得的劫,然后乖乖回到天上,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不会插手商贾李氏家族的前程吧!

李白之狂,吾之最爱

五、谁在意李白有没有权倾朝野?后人爱的是他的惊世之才

盛唐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赋予李白强烈的自信与高远的理想,在理想与自信的驱使下,其诗歌呈现出浓重的自我意识与生命感知。

神话正是古代人民以抽象的象征方式对世界的理解,带有强烈的生命认知,更具有高度抽象的幻想与想象,这种无所顾忌的幻想与想象与李白狂放不羁的自我意识完美融合,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神话气息。

受李白独特个人气质和魅力的影响,他的众多诗句或如神话般恢弘浩渺,或如仙境般旖旎瑰丽,别具一番或雄浑或浪漫的意境。海凌三山,陆憩五岳。乘龙天飞,目瞻两角(李白《来日大难》)堪称神仙风度。而这样的神仙是不适合官场和政治的。

也许我们爱的就是这样一个盛唐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哪怕他一生都未曾长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