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问责官员复出应给民众交代
作者: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治学教授官员犯错误,丢了乌纱帽,再次被起用,这是个古已有之的现象。清朝的时候,管这叫起复或者开复。在那个时候,哪怕位至一品,一辈子不出错的官儿,非常之稀罕,在仕途上混,总是免不了在罢免-起复之间折腾,只要错误犯得不至于一下子丢了吃饭,即使被发配充军,也有翻身的时候。历史上常会见到某位官员的处分上写明:永不叙用。但是,过了若干年,人家还是被叙用了。官家的话,即使皇帝说的,只要用在官员身上,大抵当不得真。开复的获利者是曾经被开掉的官员,所以,所谓的开复,多半都有这些官员背后的运作,因此,那个时候,开复两字的前面,要加一个“谋”字,凡是官员被免职,稍微歇歇,就得谋开复,怎么个谋法?无非找关系,递包袱,包袱里的“货色”充足,开复的希望就大些。开复必须得有个时间段,不能太快,在清朝的时候,是等皇帝情绪凉下来,或者干脆把这事给忘了,找个机会,能在皇帝身边说上话的人,有机会的时候,递个话上去,皇帝一含糊,另一顶官帽子就落到免职者的头上了,如果皇帝气还没消,无论谁,这话也递不上去,递上去,事办不成不说,给自己找不自在。有时候,是等舆论凉下来,犯事的官员所犯的事,往往是会激起民愤的,舆论不凉下来,一开复,说不定御史要说话,所以,开复的事,急不得。到了民国时候,官员的开复,因为有了媒体,最需要畏惧的是舆论,官员免职,人称避风头,风头过了,换个地方照旧做官,风头不过,天下大乱。所以,那时候被免职的大官,一般都出国转一圈,几个月甚至几年在国内销声匿迹,舆论自然会把他忘了,然后再回来戴官帽子。1949年以来,对于官员的问责,时紧时松,眼下似乎属于松的时代。官员犯事,只要不被关进监狱,再次做官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在甲地犯事,转个身,到乙地接着做官。某些惹出大娄子,闹出世界名气的官员,风头还没过,或者没有完全过去,就复出了。前年和去年两件大事,一是黑砖窑事件,一是瓮安事件,举世轰动,当事的官员,不用说都丢了乌纱帽,可是,事情才过去不到两年,人们惊讶地发现,当事官员居然被开复了。理由呢?据山西有关部门的人说,是人才难得。当然,即使不是人才,我们也没有理由把犯过事的官员一棍子打死,让他们永不叙用。好像有这样的说法,犯了错误,改正就是好同志嘛。但是,当今之世,犯错误,尤其犯得挺大,挺有知名度的官员,开复的过程,最好让民众看得清楚一点,为什么开复,改正了没有,得拿出点证据来。至于这个开复是否像过去一样,存在背后的交易,更应该给民众一个交代。总而言之,这个过程不能像个灰箱,还是比较黑的灰箱,到底怎么回事,老百姓都不知道,就算是人才难得,也得露两手给人们看看吧?因为,至少在黑砖窑事件上,我们没看到这些官员有什么才能,反倒看到了他们对残疾人生命的漠视,连起码的良心都没有。至于瓮安事件,负责官员在事件发生的当口,做缩头乌龟,任凭事件延烧、闹大,这样的官员,似乎既无才能,也无责任心。当然,很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对这些官员的免职,无非是让他们躲躲风头,但是即使躲风头,似乎也应该躲的时间长一点,像过去那样,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不能这边人们还记忆犹新,那边官员就粉墨登场,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太不给人面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