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汨罗江畔红色记忆任弼时家族的超级学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5252031.html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灿若星河的湖南英才绵延至今,汨罗进入百年湖湘科教类杰出人物的,就有任凯南、任邦哲、任湘“三任”。鲜为人知的是,“三任”都是汨罗市弼时镇(原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人,都是曾为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同志的亲人。唐家桥任家,是湖湘文化的一个缩影,历来崇文重教,耕读为本,以天下为己任。任弼时家族,在百年湖湘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中,不仅拥有杰出的政治家,还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教育家,任凯南、任邦哲、任湘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南任北马”的任凯南

“南任”是指任凯南,他是任弼时的叔叔,生于年,曾是清末秀才。任凯南思想进步,曾考入湖南高等实业学堂,毕业后官费留学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深造。辛亥革命成功,他从日本回国。因北洋政府迫害,年任凯南离乡去国,远渡重洋,到伦敦大学读经济学。6年后,他获经济博士学位回国,成为当时中国极为罕见的高端人才。

任凯南是早期的革命者,与湖南老乡、辛亥时期领袖黄兴交谊甚深。在日本求学期间,他深感清庭无能,国势孱弱,救国必须革命,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为民主革命事业奔走。辛亥革命后,任凯南离日返国,在汉口法租界创办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他以报刊为战斗阵地,反对袁世凯称帝,声讨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和同盟会早期领导人仇亮被害行为,《民国日报》声誉鹊起,一时洛阳纸贵。鉴于《民国日报》的广泛影响,北洋政府和法国领事惶恐地查封该报,迫使任凯南迁居日租界。在和黄兴商量后,任凯南东渡日本,绕道前往欧洲深造。

任凯南笃信教育救国。年,他从欧洲学成回国,拒绝出任北洋政府职位。第二年,他在长沙主持创立湖南商业专门学校。任商专校长期间,任凯南锐意革新,注重师生素养,关心进步学生,办学成效斐然。不久,他又与好友创办大麓中学,并任湖南省省立图书馆馆长。年,湖南商业、政法、工业三个专门学校合并为省立湖南大学,任凯南担任经济学教授。两年后,人望很高的他,被公选为湖南大学校长。年10月,他改任国立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后为武汉大学法科研究所经济学部主任。任凯南学贯中西,早在伦敦大学时,他就学名卓著,到执掌武大经济学部,治学精神更为时人所折服,人们将他与马寅初誉为经济学界两大家,称作“南任北马”。

任凯南是著名的藏书家,爱书如命,把典籍文物视为天下公器。他薪水不菲,但日子清苦,收入的绝大部分,用来兴学助学和购置书籍。他常游于长沙旧书铺集中之地玉泉街,不惜高价购买“养知书屋”流逸珍本善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中外名家著作。晚年,他将视若生命的1万多册珍贵藏书,无偿捐献给湖南大学和大麓中学。

任凯南一心治学,从教后曾有“三辞官位”的佳话。抗战期间,他被聘为湖南省参议员,但他深感“参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于事无补,遂辞去,此为“一辞”。后来,任凯南被委任为国民党当局湖南省教育厅长,他认为“办教育不是为了做官”,再次坚辞不就。“三辞”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属意他为国立湖南大学校长,他看透国民党当局腐败,仍然是辞而不就。

年7月,任凯南积劳病逝,身后无所积蓄,湖南省府特拨银元五百元,才完成治丧事宜。时人挽以嵌字联:

凯风化作春风,百年树人流教泽;

南国望隆山斗,万方多难忆宗师。

著名生化学家任邦哲

任邦哲派名培圻,出生于年,与派名培国的任弼时是未出五服的堂兄弟。任邦哲秉承任家勤勉的传统,从小聪颖好学,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后转入美国求学。在美国的6年中,任邦哲历尽艰辛,课上听讲,课后做工,但成绩仍然十分优异,获得奖学金,成为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和∑X荣誉会员。

任弼时家族的家国情怀浓烈,任邦哲在抗日战争最危险的时候,拒绝美国导师的再三挽留,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用一腔学识报答祖国。归国后,任邦哲长年执教。他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从而深受学生们的尊敬。任邦哲群众情怀深厚,乐为人民鼓与呼。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年担任过湖南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在湖南工作时,任邦哲非常
  刘国辉)

[责编:胡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